為工匠精神喝彩!2018深圳機器人大賽盛大開啟

文:劉強2018年第五期

    2018年深圳技能大賽——“利元亨杯”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操作職業技能競賽于9月28日正式開啟。本大賽為深圳市一類競賽,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深圳市機器人協會主辦,覆蓋深圳所有職業院校及行業企業的人員。大賽除了開創性引入了面向工藝應用方向賽項之外,其中團體賽各組別的一等獎選手可獲得由深圳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授予“深圳市技術能手”稱號,該稱號可以人才引進的方式用于深圳市積分落戶及職業等級晉升等。

    當前,機器人行業存在人才嚴重缺乏、職業培訓缺少統一標準、沒有認證體系、各種技能大賽與培訓嚴重脫節、與企業實際用人需求不匹配等問題,企業很難招到合適人才。深圳市機器人協會重視機器人行業人才供求關系,創新運用“以賽帶訓、以訓促賽、賽訓聘聯動”的全新思維,系統地解決行業人才問題。去年,協會開始與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勞動保障部合作,通過理論、實訓、實踐相結合,區別對待不同面向、針對不同工藝,建設培訓考核標準體系,頒發《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培訓合格證書》,將培訓和就業無縫對接。與此同時,協會與深圳市總工會聯合舉辦2017深圳機器人大賽,今年啟動與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舉辦的2018年深圳技能大賽--“利元亨杯”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操作職業技能競賽,協會將持續通過機器人大賽,結合職業技能培訓,推動企業人才招聘與行業人才就業,全方位解決機器人行業應用人才缺乏的發展瓶頸。

培養人才,提升技能

    9月10日,央視財經頻道CCTV-2《交易時間》節目特別關注到工業機器人民族品牌如何突圍海外品牌的市場壟斷,其中機器人應用技能人才缺乏成為發展瓶頸,見圖1。針對這一行業痛點,機器人企業嘗試開展各種人才培訓方式,著力于培養應用技能人才。

圖1央視《財經頻道》對機器人應用人才的關注

    2017年6月28日,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聯合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機器人協會在北京啟動了全國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培養項目,工業機器人工程師首次有了培養和評價標準,有助于緩解國內機器人應用人才結構性矛盾和人才荒問題。2017年10-12月,深圳市總工會、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成功舉辦了深圳市第九屆職工技術創新運動會--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及應用大賽,通過大賽推動技能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為工業機器人制造應用企業培養急需技能人才,見圖2。

圖2 2017深圳機器人大賽

    隨著機器人行業的蓬勃發展,技術人才的短缺和技能人才的培養問題亟待解決,實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正逐步受到機器人與智能裝備行業企業的關注,培養人才,提升技能是整個行業所需面臨的現實需求。一般來講,機器人技能人才的培養需要三到五年時間,才能比較熟練的使用工業機器人,但如果通過一些專業培訓機構,把工廠的環境搬到培訓現場,讓學員在真正的應用場景中去學習適應真實情景,其培養周期可以大大地被縮短。

    為提高職業技能人才在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作用,深圳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聯合深圳市機器人協會,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操作職業技能方向進行深度合作,通過舉辦2018深圳技能大賽,來推進工業機器人技術人才的技能提升工程。

火熱籌備,盛大開賽

    2018年深圳技能大賽--“利元亨杯”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操作職業技能競賽,自確定舉辦以來,在深圳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及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工作進展順利。大賽由深圳市機器人協會主辦,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同時深圳市機器人青年專家委員會、深圳市世椿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達機器人有限公司、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等單位將對大賽進行專業技術支持,并獲得深圳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辦公室的技術指導,深圳市鵬城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執行。

圖3 2017年深圳機器人大賽比賽現場

    本次比賽分為團體賽(職工組)與個人賽(學生組)兩個組別,其中團體賽創造性的引入了工藝應用賽項,首次設置了三個工藝創新應用方向(噴涂行業的機器人應用、點膠行業的機器人應用、機床上下料的機器人應用),個人賽(學生組)方向為對工業機器人的基礎應用操作。整個比賽過程中包含理論、培訓、實操等環節。

圖4 2017深圳機器人大賽媒體報道(部分)

    本次大賽共設兩類四項15個獎項,獲獎者將獲得大賽頒發的榮譽證書及獎金。其中個人賽綜合成績前6名的選手,由深圳市機器人協會頒發《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證書。團體賽各組別綜合成績前3名的團隊,由深圳市機器人協會向組隊選手頒發《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證書,另外團體賽各組別一等獎獲得者由深圳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授予“深圳市技術能手”稱號,“深圳市技術能手”稱號可用于深圳市積分落戶及職業等級晉升。

    大賽還將通過深圳衛視、南方都市報、深圳晚報、深圳特區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經濟日報、人民網、中國科技網、國際在線、科技日報等主流媒體對賽事進行宣傳報道,同時還將在深圳市機器人協會官網、自動化網、雷鋒網、同心智造網等專業平臺進行專題宣傳推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