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劉振亞在國網公司年度工作會議上說,2012年國家電網將加快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將集中力量推進特高壓前期工作,確保4項特高壓交流工程和3項特高壓直流工程獲得國家核準并開工。“四交三直”即錫盟至南京、淮南至上海、蒙西至長沙、雅安至皖南特高壓交流工程,哈密南至鄭州、溪洛渡至浙西、哈密西至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還要力爭浙北-福州1條特高壓交流工程,和準東-四川、錫盟-泰州2條特高壓直流工程在年內獲得核準。
四交三直力爭年內核準并開工
1000千伏錫盟至南京特高壓交流工程
錫盟至南京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已于10月27日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批復,前期準備工作現已展開。
錫盟至南京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是國家電網整體特高壓規劃中的“一縱”,它的建成能夠滿足錫盟能源基地電源及東北、華北、華東市場需求。該項目全長為1419公里,建設錫盟、北京東、濟南、徐州、南京五個特高壓站,采用同塔雙回路架設,輸送能力940萬千瓦,工程總投資480億元,計劃2011年開工建設,2012年投產運行。
此外,國家電網此前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將建設“三橫三縱一環網”的規劃,其中,“三縱”還包括張北-南昌、陜北-長沙兩條線路;“三橫”包括蒙西-濰坊、晉中-徐州、雅安-皖南三條線路;此外還將建設淮南-南京-泰州-蘇州-上海-浙北-皖南-淮南的長三角特高壓雙環網。
1000千伏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
1000千伏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2011年開工,2013年投運)
輸送容量:500萬千瓦長度:2656KM
日前,由河北省送變電公司承接的皖電東送1000千伏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一般線路工程(13標)正式進入組塔施工階段。該標段起自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區水東鎮祁梅村的G123鐵塔,止于安徽省廣德縣柏墊鎮楊沖村的G172鐵塔,線路長度2×25.685公里,共有鐵塔46基。皖電東送1000千伏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靜態總投資185.36億元,工程建成后將顯著增強皖電東送能力。
“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聯接兩淮煤電基地與華東電力負荷中心,是特高壓交流輸變電技術規模化的標志性工程,也是國家“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重點建設的特高壓交流工程,屬世界級重大創新項目。該工程全長656公里,途徑安徽、浙江、江蘇、上海4省市,將顯著增強皖電東送能力,保障華東地區電力供應。同時,工程對于促進“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建設、提高電網優化配置能源資源能力,對于加快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應用,進一步提高我國特高壓工程建設水平,均具有重要意義。該工程的開工建設將拉開我國“十二五”特高壓電網大規模建設的序幕。
1000千伏蒙西-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和1000千伏雅安至皖南特高壓交流工程
到2015年,將建成“三華”(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電網,形成“三縱三橫一環網”,并將建成11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分析人士稱,按照該規劃,未來5年特高壓的投資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蒙西-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為三縱中的西縱,雅安至皖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為三橫中的南橫。國家電網公司力爭這兩條特高壓交流線路年內獲核準并開工。
±800千伏哈密南至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要求,自治區發改委一直把強化電網建設工作作為電力發展的關鍵環節,全力推進“疆電外送”特高壓直流工程建設工作,2010年5月國家批復同意了“疆電外送”首條特高壓哈密~鄭州±800千伏直流工程開展前期工作。
今年5月13日,新疆首個“疆電外送”特高壓直流工程——哈密南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在新疆哈密正式開工,同時開工的還有新疆-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兩項工程建成投運后,將形成1000萬千瓦的輸電能力,成為連接西部邊疆與中原地區的“電力絲綢之路”。
據國家電網公司介紹,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終點在河南鄭州,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六省(區),全長2210公里,工程投資233.9億元。工程于2014年建成后,可將哈密豐富的煤炭和風能資源就地轉化成電力輸送到華中地區,年均可向河南輸電370多億千瓦時,就地轉化煤炭1800萬噸以上。
±800千伏溪洛渡至浙西特高壓直流工程
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推行“西電東送”戰略、優化全國范圍內資源配置的重特大電網工程。該工程西起四川宜賓,東至金華,落點武義,途經四川、貴州、湖南、江西、浙江五省,全長約1700多公里,投資近250億,輸送容量800萬千瓦,電壓等級±800千伏。金華境內直流線路全長約40.2公里,路徑從衢州經婺城區、武義縣至浙西換流站。
其中,浙西換流站落點武義縣境內的正新屋村,占地約22公頃,投資近64億,共計有36萬千伏安換流變28臺,遠景500千伏交流出線10回。工程建成投運后,將成為我國輸送容量最大、輸送線路最長、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輸電工程。據悉,該工程于7月6日獲得了國家發改委核準批復,前期各項工作均已完成。
±800千伏哈密西至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
年初,國家電網公司向國家能源局上報了申請哈密~重慶、準東-四川特高壓直流工程申請前期“路條”的請示。
哈密北-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通過1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電重慶,輸電容量800萬千瓦,線路長度2300公里。準東-四川特高壓直流工程通過1回±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電四川(成都),輸電容量1000萬千瓦,線路長度2600公里。
一交兩直力爭年內獲核準
1000千伏浙北至福州特高壓交流工程
7月13日~14日,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可研內部評審會議召開。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的專家組對該工程的設計原則、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環境保護、社會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該工程順利通過內審。
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起于浙江1000千伏浙北變電站,止于福建1000千伏福州變電站,工程投資約200億元,本期新建浙中、溫州西、福州3座1000千伏變電站,擴建浙北變電站,新建浙北—浙中—溫州西—福建兩回1000千伏線路,線路長度約2×603千米。該工程建成后將極大提高華東電網的供電能力,滿足福建電網未來受電需要,促進華東電力市場發展,提高大電網調劑余缺能力,節約備用電源建設投資,降低電網運行成本。
±1100千伏準東至四川特高壓直流工程
年初,國家電網公司向國家能源局上報了申請哈密~重慶、準東-四川特高壓直流工程申請前期“路條”的請示。
±1100千伏直流技術已具備工程實踐條件。國家電網公司組織國內外10家科研單位、15家設備廠商,集中優勢力量,對±1100千伏的過電壓抑制、絕緣配合、空氣間隙、電磁環境等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完整的技術方案,全面開展了換流閥、平抗、直流開關等關鍵設備的制造,具備了換流變壓器、穿墻套管等制造能力。±1100千伏直流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和建設安裝均有可靠保障,完全能夠滿足疆電外送工程建設需要。
新疆準東地區具備大規模煤電開發和外送的條件,但距離主要負荷中心2600公里以上,考慮未來新疆伊犁煤電及西藏水電大規模外送,輸電距離更遠,我國發展±11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勢在必行。
±800千伏錫盟至泰州特高壓直流工程
國家電網公司力爭錫盟—泰州特高壓直流工程年內獲得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