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客觀產銷數據 工程機械驚曝“數據黑幕”

時間:2012-07-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嚴謹、客觀的產銷數據,本應是反映行業冷暖、描述業內公司經營變化的晴雨表

  嚴謹、客觀的產銷數據,本應是反映行業冷暖、描述業內公司經營變化的晴雨表。然而,一旦這樣的數據被披上利益的外套,被行業協會用于自利目的,將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傷害?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報料工程機械行業的“數據黑幕”。

  營商有“道”

  在局外人看來,工程機械行業的銷售數據頗顯得有些神秘。

  打開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網站,首頁左側顯眼處“數據統計”欄赫然在目,內列“行業部分主要企業2012年5月產銷統計”、“2012年1-4月工程機械行業進出口情況分析”等重要信息。不過,想要進一步了解詳情,必須經過“數據統計訂閱用戶登錄”一關。

  記者了解到,在近期一次機構交流會上,A股一家工程機械上市公司高管忍不住“揭黑”。“以前,行業內的統計數據只是我們內部用來參考,各個企業輪值來做,后來行業協會把這個拿過去了,竟然拿去賣錢,導致不少企業很有怨言。”

  另一家排名靠前的大型工程機械公司管理部門的陳洋(化名)也告訴記者,“我1995年參加工作時,行業內就有每月統計銷售數據的慣例了。每個月一過,我們會把產銷數據報給建筑起重機械分會、鏟土運輸機械分會、挖掘機械分會等單位,然后由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網站匯總,以便掌握行業情況。另外,信息全部集中后,協會會將重要數據反饋給會員單位,大家也可以互通有無。不過現在已經變味了,協會向行業內單位兜售這些數據。”

  對此,工程機械協會并不避諱,甚至對相關的數據統計服務明碼標價。

  記者注意到,網站內容顯示,“欄目信息由月產銷統計、月進出口情況分析、市場分析三項構成。全項訂閱中各項閱讀次數為:月統計數據20次、月進出口情況分析20次、市場分析40次。會員可分項訂閱,按次閱讀。”其中,會員訂閱價格為單項訂閱500元/項,全項訂閱1000元/三項;非會員訂閱價格為5000元/全項(不能分項訂閱)。這樣的金額看起來并不貴,但陳洋告訴記者,機械企業每年還要繳納一定的會員費用,他所在的企業,每年就要交40000元的會員費。

 

  數據泡沫

  “事實上,現在行業產銷數據水分很大,上報的會員單位沒有積極性,非會員單位也心知肚明,沒有了解的興趣。”陳洋對記者稱。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以后,隨著固定投資增速的放緩,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大幅下滑。“大家都知道,這個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為了爭排名,銷售數據摻假的風氣不斷蔓延”。陳洋告訴記者,“工程機械行業前幾家企業,都是上市公司,大家不會公然造假財務數據,但有一些隱蔽做銷售額的辦法。比如,經銷商從廠家提了5臺起重機,實際上只賣了2臺,向上報的數據卻是5臺而不是2臺。這種情況在行業內相當普遍,只是做多做少的問題。”這也是近期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前述上市公司高管亦對記者坦言,“去年行業盈利下滑后,部分企業因為各種目的不愿接受事實,存在虛報情況。今年很多數據更亂了,時而低,時而高。我們公司有兩套數據,一套給企業內部高管參考,一套數據是報給協會的。”他舉例說,去年某公司某產品銷售了4萬臺,實際報上去數據為4.3萬臺。今年1-5月份,該公司該產品銷量同比下降近四成,實際數字為1.3萬多臺,報上去的數據為1.7萬臺。

  據記者了解,企業上報數據時也很注重技巧。在自己的優勢項目上,盡可以“膽子放大點”,至于短腿產品,則盡量如實上報,“這樣虛虛實實,比較隱秘”。

  按照目前流傳的說法,今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下滑了近20%,5月份壓路機、裝載機、推土機和挖掘機銷量同比甚至分別下滑29.70%、25.77%、29.90%和23.92%。如果考慮銷售數據摻雜水分的因素,行業整體情況應該更加糟糕。

  陳洋對記者稱,“目前的開工率只有50%多,現有生產設備都沒法吃飽,新機銷售不大樂觀。機器放在經銷商手里,又賣不出,時間長了,必然生銹、損壞,上市公司得承擔維修費、折損費。對一些關系比較好的經銷商來說,必要時他們甚至會要求上市公司開紅票退貨。其實,行業內許多公司都在賭,賭下半年行情好轉,否則一系列風險都會暴露出來。”

  行業之殤

  行業數據用來牟利的現象是否存在?記者撥通了工程機械協會秘書長蘇子孟的電話,聽明記者采訪意圖后,他稱:“協會現在有2000多家會員單位,行業覆蓋率達85%以上,各家上報的數據不可能摻假,只是統計口徑的問題,協會也一直在完善。”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底,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在上海召開的一次數據管理座談會上,便提出“明確實現銷售的定義,必須是最終用戶購買的數據才能申報。”

  今年3月24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2012年統計工作會議在桂林市召開,與會代表包括徐工集團、中聯重科、廈工、龍工、柳工等業內主要企業。蘇子孟在會上指出,“加大力度做好行業統計信息工作,要建立健全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采取措施改變個別企業不重視統計信息工作,不按時上報、虛報和數據泄密等現象;加強統計分析,改變統計分析變弱的現狀”,并希望各企業“以開放的心態做好行業統計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會議上相關負責人還督促會員企業,“2011年年報統計工作已經布置下去了,有些企業已經上報數據了,有些企業還沒有報,請盡快整理年報表上報協會。今年協會年報的目標要求是,各行業、各類產品主要企業全部收錄不漏項。”

  而據知情人對透露,“會員企業年報統計數據,正是協會創收的大頭。”

  采訪中,深圳一研究員有感而發,“數字對每家工程機械企業的意義不言而喻,在時下的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幾乎沒有讓他們如實公布產銷數據的土壤。一方面,工程機械企業提供給協會的數據,是由各家企業自行上報,這給了企業完全的操作空間,加上統計數據存有利益空間,這一數據也就越來越保密,很難直接核對;另一方面,各家企業需要用自行申報的數據裝點門面,力圖擠入所謂的第一、第二軍團。只是,各方面如此急功近利,傷的卻是整個行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