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電力環保網訊: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近日表示,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的下行導致一些地方主觀上對減排要求有所放松,污染反彈、放松監管等現象開始抬頭,上半年減排形勢不容樂觀。按照以往慣例,上半年減排不力往往會推動各地下半年發力沖刺完成年度目標。
節能減排指揮棒再次揮舞下,以近日國務院通過《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為標志,這一領域相關產業的政策導向更趨于明確,加之受國際經濟形勢及國內經濟轉型等因素影響,客觀上有利于減排任務完成。一系列利好因素將推動節能環保這一政策依賴性強的產業市場加速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紅利并不必然面面俱到地催生各個產業板塊競相成長。從當前來看,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核心陣地將集中于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而火電廠煙氣脫硫脫硝將成為實現這種控制的主抓手,有望率先起步加速。加之火電脫硝電價調整進入窗口期,特別是簽訂節能減排責任書的央企,將可推動脫硫脫硝維持連續性。
脫硝電價進入上調窗口期
去年11月底發改委出臺臨時性脫硝電價補貼政策,規定對同步加裝脫硝設施的火電廠給予0.8分/度的電價附加補貼。但根據電監會研究報告,這一補貼額度無法彌合火電廠額外成本負擔,因此有進一步上調的需求。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電監會的建議事實上已得到發改委等決策部門的認可,隨著火電脫硫脫硝加速推進的現實需求愈來愈甚,補貼電價的調整窗口已經打開。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獲悉,目前環保部聯合發改委已完成對全國重點地區火電廠脫硫脫硝進展情況的摸底調查,結果明確火電脫硝電價補貼調整面臨現實緊迫性。
綜合各方面信息預計,未來脫硝電價補貼將提高到1分/度,這一政策一旦落實將直接為火電廠增收。特別是與環保部簽訂減排責任書的五大發電集團,其確定的今年重點脫硝改造火電機組裝機達6800萬千瓦。如果以全國火電機組目前2100小時的利用小時數計算,6800萬千瓦脫硝裝機可帶動的投資將近15億元。
細分領域更看重“前端”
隨著脫硝電價補貼對火電廠機組脫硝改造積極性的提升,五大電力及地方國有電企將率先大規模啟動新一輪的火電脫硫脫硝工程招標,這將直接點燃脫硝設施生產及工程等領域的市場激情。
近期包括龍源技術和九龍電力等脫硝設備及工程龍頭企業均紛紛公告其接連中標火電廠脫硝工程的消息,這表明火電廠脫硝改造工作已經啟動。隨著脫硝電價上調逐步落實到位,這些已簽訂訂單或啟動工程的公司有望最快受益產業市場的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上越來越強調環境保護從“末端治理”向“前端綜合防治”轉變,對于脫硫脫硝則意味著未來將更注重在火電廠氨氮排放的源頭監測與控制,從企業的實施難度及成本負擔上考量的話,也將更傾向于更易操作的前端綜合防治措施。
此前業界廣泛看好在后端治理上實力雄厚的脫硝設備及工程龍頭,但結合上述情況,未來市場可能更青睞目前已漸成熟的低氮燃燒技術及工藝提供商。在這一領域,尤以龍頭企業龍源技術為代表。
同時,在脫硝監測儀器業務上已有建樹的雪迪龍目前在手訂單比去年大幅增加,未來有望繼續擴大這一領域的優勢。
有券商機構預期,目前全國燃煤火電機組低氮燃燒存量改造市場約145億元,增速今年最快,而從總量上來看,明年將迎來市場釋放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