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是一個高敏感,出不起事故的領域,其對于一切高科技安防的追求都是為了解決當下管理難、操作麻煩等一系列問題,如果新的技術在解決困難的同時伴隨著一堆問題,這在機場領域無疑是最被忌諱的。近幾年來,安防技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應用,也促使安全防范手段的應用日益多元化,尤其是隨著IT、通信、數字技術成熟應用,使得安防系統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機場作為最早使用安防系統的行業之一,對安防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應用效果都保持著高度關注。
英格索蘭博康系統大客戶經理宋文舉表示:“機場安防系統需求和建設重點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第一種是與機場運營業務相關的重大異常事件,如重大安全、反恐、入侵、火災等;第二種是系統設備重大故障,如區域性電源故障、服務器故障、主要控制器故障、傳輸網絡擁堵或癱瘓、網絡病毒發作或外網惡意入侵等情況。”針對這些規劃重點,機場在一二期進行了穩固的基礎建設,目前機場安防開始走向數字智能化和系統集成建設階段,其改造和升級的重點主要轉移到在數字化系統升級、智能視頻分析的應用、系統集成、節能低碳化設計等,這些方面的需求為安防企業的在機場行業發展提供了參考。
數字高清系統改造,潛力大、步伐慢
2011年,數字高清技術在各行各業應用中來勢洶洶,根據業內用戶表示,目前機場監控系統大部分仍然使用的是傳統的模擬系統或模擬與數字結合的系統,如前端采用是模擬攝像機,中間采用編解碼器,后端是數字平臺。雖然機場對于提升圖像質量、看清更多細節以及旅客在機場的行蹤視頻管理早已提出了迫切需求,但高清攝像機和數字化系統的改造在機場行業中仍亟待推進。目前國內機場,720P、1080P規格的高清攝像機逐漸在一些一線省市的機場得到逐步推廣,在地方機場仍然以使用模擬監控系統為主,據博世安保通訊系統機場行業業務拓展經理胡玉瑛介紹:“博世安防在西安機場的應用就是模數結合系統的一個成功案例。博世的各類模擬攝像機在西安機場的一些重點區域如航站樓、廊橋等的應用就達到1300多個點,而后臺則采用了博世的數字平臺BVMS。純數字視頻監控雖然可以提升圖像質量。”但是在當前全國范圍內的機場還遠未進行大規模使用,僅是作為現有監控系統的一個輔助。
高清數字監控系統對于現在的機場安全應用并非十全十美的,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令用戶仍然有所顧慮,英格索蘭博康系統宋文舉認為:“IP高清該技術在機場應用有著較大的優勢,其接入簡單,設備環節少,各部門資源共享方便。同時數字化系統也易于擴容和控制管理。”但缺點是前端到匯聚需要布網線,網線傳輸距離只有100米,在機房需要布置非常多的弱電間,才能覆蓋到所有前端。而且純數字系統建設,依托于整個網絡的穩定,存在一定的風險,而機場安防系統中的數據關系著整個航空以及地面人員、飛行的安全。這也是未大規模采用的一個因素。另外,監控系統的升級改造涉及到不同系統與品牌的兼容,高清監控的大面積普及勢必會影響到機場安防的建設架構,目前多采用的也是模擬兩套系統兼容的方式,泰科安防(Tyco)設備中國區銷售經理成煒表示:“考慮到機場第二、三期規劃建設的問題,同時操作管理也會升級,因此建議合理規劃與布置系統,采用具有統一標準協議的攝像機。”
智能視頻分析,助機場安防高效運作
眾所周知,機場的安全防范區域面積廣闊,客流量頻繁,子系統較多,如何通過更加科技的安防手段對機場安防進行高效的運作與管理,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成為甲方用戶迫切關注的需求。北京中航弱電聶振敏認為:“視頻在機場安全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機場通常都會要求記錄下旅客從進機場到登機這個過程中的完整路線圖像,比如在大廳的入口、機場入口處一定要旅客的完整人身像,在安檢過程中就更加嚴格了,除了視頻外,在托運行李開包臺、安檢驗證臺、手提行李開包臺等地還需要錄音,”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在視頻管理端進行及時的追蹤,并在發生問題及時提出警告顯得格外重要。
通過進行視頻分析可以及時感應到現場旅客活動信息,同時可以輔助報警系統,并對報警進行分類,另外,結合視頻分析,還可以在人流密集時進行人流統計工作,并協助進行分流工作。這些都可以通過后端平臺軟件的計算進行。“面對密集的人流量和管理壓力,智能分析顯然更有助于快速的追溯某段視頻錄像,并且更加高效。”泰科安防成煒提到。同時拌線檢測、遺物追蹤、臉部識別都是當前機場智能分析需求的方向。目前真正提出智能分析應用的機場并不多,部分新建、擴建的機場如西安、昆明等機場開始嘗試應用,一方面各行業對智能分析技術需求不同,其應用目前尚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機場對新技術的穩定性仍然較為謹慎。
系統聯動與集成,實現高效管理
機場安防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與完善,逐漸從過去單一的安全建設升級到管理階層,機場安防涵蓋了多種子系統,各個系統的整合與集成不可避免地成為當下機場安防發展重點,張家界(000430,股吧)荷花機場程軍表示:“在機場我們會經常遇到旅客大廳登記后,系統就再也無法追蹤到旅客在機場內的活動信息,旅客是否已經登機或是去其他地方?通過對安防系統和航班信息系統進行聯動,可對機場安全與旅客信息進行統一指揮管理,這也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的”。
機場安防系統集成主要是針對監控、門禁、防盜報警、電源、聯網等進行集成,并根據各個部門需求進行授權管理,當前各種子系統進行高度整合案例則比較少。安防集成平臺的優勢是可以把監控、門禁、報警、周界等多個系統進行整合后建成統一平臺,可完成“報警門禁監控”多維聯動。“由于機場應用環境的差異性,平臺的設置和調試通常都需要廠商根據實際環境進行定制化開發。”泰科安防成煒認為。另外,隨著綜合性集成平臺的聯動要求越來越高,安防集成平臺還需要與火災報警、BA、時鐘同步、航顯等多個系統對接,在系統設計時,應該規劃好聯動策略以及接口策略。目前機場的大集成系統應用的仍然比較少。
不過是否所有的系統都應該集成或聯動?對此,英格索蘭博康系統宋文舉認為:“現實中可能出現某些航班信息系統或其他系統更新不及時,造成聯動失效,難免引起現場秩序混亂,因此系統集成并非需要完全高度整合,而是需要根據實際環境選擇。”雖然系統集成有較大的優勢存在,但機場對綜合性集成平臺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安防集成管理系統失效時,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門禁系統、防范報警系統和交通監控系統能獨立運行和行使各自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因此安全性、穩定性仍然是系統集成首要考慮因素。
節能低碳化,降成本,減能耗
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節能和減少能源消耗越來越重要。同樣機場在工程建設中,大量安防、消防、廣播等弱電系統設備的應用,必然帶來電力、水源等自然能源的消耗,不僅會提升運營成本,而且對整個城市的環保也會帶來一定壓力,因此整個節能設計與環保一直是反復探討的主題。航站樓作為機場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根據統計其能源消耗占機場總體消耗的60%,在新建和擴建的航站樓中,這些如何減少安防設備的消耗,對系統進行低碳環保優化也對機場建設同等重要。
據業內了解,上海機場(600009,股吧)加快了OMC(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從OMC的運控模型及定位、安全、質量、設備設施及委托單位管理等5個方面探索和完善OMC運行模式,進一步完善機場電力、能源供應和供水等系統工作。并使得OMC與機場運行中心(AOC)、航站樓運行中心(TOC)和交通管理中心(TMC)等運行管理中心協同運作。通過在航站樓內安裝先進的智能照明系統,或是設定時間表、傳感器、獲取航班信息及人體感應照明等多種運行模式實現自動控制,實現航空的智能化運行,這也是對物聯網應用的一部分。另外,還可綜合航班升降信息,并根據旅客的行動流向、駐留時間以及航站樓駐場單位的工作情況等,全自動控制相關區域通道內的空調系統和照明系統,脫離人工設置時間表的工作模式,節能效果大幅提高。
未來機場大規模安防系統建設過程中,數字化高清系統改造、智能視頻分析應用、系統集成以及低碳智能化設計等被重點探討的發展需求,都在提醒著安防企業面臨更多機遇的同時也須應對不少挑戰。
(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