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經濟形勢不好,機床銷售形勢明顯不如2011年,一些用戶取消了訂單。”曲健說。作為大連機床廠一線銷售經理,他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國內機床用戶的需求開始萎縮。
與國內企業緊縮的日子不同,進口機床依然在中國走俏,保持了高速增長。根據前瞻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2012年1至5月,我國進口金屬加工機床67373臺,同比增長38.1%;進口金額約為53.1億美元,同比增長5.1%。其中5月份進口金屬加工機床35795臺,進口額為11.5億美元,進口單價暴降至驚人的3.2萬美元。
我國的機床市場正在發生變化,一場殘酷的市場競爭正在展開。
中端進口機床大行其道
令國內機床企業不安的是,日益增多的進口機床正在挑戰中國機床企業的市場地位,尤其是中端機床正在遭受進口機床的正面狙擊。
“我國的高端機床產品還沒有實現突破,中端機床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流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石勇顯得有點憂心忡忡,他又仔細地看了一遍手頭上的資料,謹慎地說:“如果這份統計數據沒有錯誤,那么這個結論就是成立的。”
石勇的判斷依據的是一份藍色封皮的內部資料,數據出自中國海關的統計:2009年中國進口加工中心8553臺,進口額14.16億美元,平均單價16.56萬美元;2011年加工中心進口數高達40843臺,進口額47.59億美元,進口加工中心平均單價為11.65萬美元。
該內部資料的分析結論是:加工中心進口產品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高檔、價格昂貴的加工中心進口有所減少。換言之,進口高檔機床比例減少,中端機床比例增多。
進口機床來勢洶洶,失守的不僅僅是中端機床市場,進口低端機床市場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根據中國機床協會的統計數據,2011年1至12月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額132.4億美元,同比增長40.6%。其中數控機床1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2.1%。除去中端機床47.59億美元和高端機床外,低端機床正在大量進入中國的消費市場。
除了出口這個途徑,跨國機床企業還玩起了“曲徑通幽”的手段,通過與中國機床企業合資的方式,利用合資公司做“掩護”,參與到機床市場的競爭中。這種相對隱蔽的方式,讓更多中低端機床進入到中國市場。
比機床企業更慘的是為機床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的功能部件企業,隨著機床市場的失守,中國功能部件企業的壓力陡增。進口功能部件質量好,加上我國實行“關鍵功能部件進口免稅”的政策,讓進口功能部件性價比增大,比使用國產功能部件更劃算、更放心,并迅速占據了中國的機床工具市場。
與進口機床的火熱局面形成反差的是,我國的機床企業正在忍受市場低迷的煎熬。根據近期中國機床協會對104家企業的調查,今年上半年52.9%的企業同比出現負增長,尤其是主機企業新增訂單下滑明顯。重點聯系企業一季度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同比均為負增長,分別同比降低31.7%和19.7%。
市場潛力吸引全球
造成進口機床大量進入我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機床消費需求旺盛。我國機床消費連續10年保持了全球消費第一,機床消費量巨大,消費品種之多,超過了自身的機床生產能力。即便是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國的機床消費也不減反增,特別是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拉動國內機床需求增加,催生了一大批提前機床消費,這讓國際機床企業對中國刮目相看,“重新發現”中國在全球機床消費領域的市場價值。
而未來5年,中國機床市場的消費勢頭更大。有預測認為,到2015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的產值超過8000億元。不過,中國高檔機床制造能力不足,最高端的機床完全依賴進口是不爭的事實。在中端和低端機床市場上,中國機床除了價格優勢外,在加工的精度和可靠性上,與進口機床還有差距。正是看到這個差距,國外機床企業開始有意識地降低進口機床的價格,直接削弱了中
國機床產品長期以來的價格優勢
進口中低端機床通過降價的手段,縮小與國產機床的價格差距,尤其是2012年5月,進口機床的平均單價達到3.2萬美元,而前5個月的進口平均單價是7.9萬美元。暴降的價格帶來的不斷上升的市場份額,成為進口機床在中國市場炙手可熱的法寶。
除了價格優勢之外,進口機床產品精度高、穩定性好以及效率、自動化、智能化的優勢開始凸顯,逐步吸引了國內用戶的目光,從而造就了進口機床火爆的市場局面。
未來出路在高端技術
當大量中低端機床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機床企業需要反思如何才能挽回劣勢,奪回不斷丟失的機床市場份額。要解決這個問題,惟一的辦法就是盡快補齊技術短板,縮小差距,重建中國機床的優勢體系。
當務之急,中國機床企業需要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實現技術突破,開發出中國急需的高端機床產品,提升中低端機床的技術含量和品質。為了盡快實現技術突破,中國大型機床企業加快了同國外機床企業的合作,聯合開發高端數控機床。沈陽機床(000410,股吧)、日本森精機、德國吉特邁達成合作,在沈陽建立合資企業,聲稱主要面向高端市場開發新產品。濟南二機床集團與意大利皮特—卡納基股份公司合資,聯合制造高檔精密數控立式車床、車銑復合加工中心。
不過,“幾年來,跨國機床公司沒有把太多的新型和高端的機床產品放在中國的公司進行生產,而是布局了一些中低端的產品,參與中國的市場競爭。”石勇認為。
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之外,中國也出臺了一些促進國產機床迅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為了盡快實現這一突破,國家工信部成立了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難以從國外進口或者國外不向我國出口的機床產品。《機床工具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提出:“必須立足于自主創新,通過自主研發原始創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集成現有技術創新等方式,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的發展思路。
“要促進中國機床行業的快速發展,用戶與主機企業要相互支持,同舟共濟,要有戰略眼光,以國家利益為先。”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陳小明建議,“除了主機企業與系統、功能部件企業緊密協作之外,部件企業實現技術層面或資產層面的合作、聯盟、重組,共同應對市場競爭,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市場占有率。”
國產機床遭遇進口產品全面沖擊
時間:2012-06-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今年我國經濟形勢不好,機床銷售形勢明顯不如2011年,一些用戶取消了訂單。”曲健說。作為大連機床廠一線銷售經理,他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國內機床用戶的需求開始萎縮。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消費級3D打印機的破圈
消費級3D打印機的破圈
關鍵詞:2025-07-07AI爆火2年后,99%的人都搞不清“AI應用還是應用AI”,你踩坑了嗎?
ChatGPT的出現,代表著AI時代出現了“iPhone時刻”,機器學習達到了全新的高度;隨后,ChatGPT又從原先的文本,逐漸向計算機視覺、語音交互、音頻...
關鍵詞:2025-07-07不缺錢的蘋果為什么在AI中有些掉隊?
不缺錢的蘋果為什么在AI中有些掉隊?
關鍵詞:2025-07-07全球首條GWh級固態電池產線樣件下線
7月4日,固態電池企業安瓦科技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GWh級新型固態電池生產線首批工程樣件成功下線。
關鍵詞:2025-07-07稚暉君新作:靈犀X2-N機器人!
7月5日,前華為天才少年、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CTO稚暉君分享了一段令人矚目的作品——靈犀X2-N輪足機器人。這款機器人憑借其卓越的運動能力和...
關鍵詞:2025-07-07臺積電退出 英飛凌推進:擴展GaN晶圓生產
7月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英飛凌宣布其在12英寸(300mm)晶圓上的可擴展氮化鎵(GaN)生產技術已成功步入正軌。公司計劃于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向客戶...
關鍵詞:2025-07-07日產富士康擬在日本合作生產電動汽車:60年老廠有望重生
7月6日消息,日產汽車和鴻海正在洽談合作,計劃在日本生產電動汽車,這可能會讓日產位于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追濱工廠免于關閉。
關鍵詞:2025-07-07臺積電計劃兩年后停止氮化鎵晶圓生產,納微轉投力積電
7 月 3 日消息,根據納微半導體 Navitas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 SEC 遞交的 FORM 8-K 文件和發布于 7 月 1 日的新聞稿,該公司當前唯一氮化鎵 (GaN)...
關鍵詞:2025-07-04三星鋼殼電池技曝光:有望解決電池鼓包問題
7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三星電子正在秘密推進名為"SUS CAN"(Steel Use Stainless Can)的創新電池封裝技術研發,計劃于2026年率先應用于旗艦智...
關鍵詞:2025-07-04客戶難尋致計劃生變 三星推遲美國芯片工廠完工
據日經亞洲 7 月 3 日報道,由于難以找到客戶,三星電子推遲了其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的半導體工廠的竣工時間,設備采購工作也隨之延緩。
關鍵詞:2025-07-04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