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成本上升 進入2012年以來,我國物流企業先后面臨“營改增”的稅制變化和油價大幅上漲的現實。這兩大事件加劇了物流企業的成本壓力,同時也將給我國原本粗放管理、低效運行的物流業帶來深遠影響。
物流公司運營成本上升,物流行業發展受影響。首先,物流公司數量劇增,行業競爭激烈;其次,動力資源價格的上漲,如石油、柴油等都漲價迅猛;再次,像什么過橋費、過路費更是多的數不勝數;最后,物價的上漲、員工工資的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物流行業的成本。
一邊是成本上漲,一邊是效益下滑,為何部分物流企業不提高運輸費?
我國第三方物流業務方面超過80%以上的收益來自基礎性服務,如運輸管理、倉儲管理等,而在增值服務環節較弱,導致物流供應商功能單一,并局限在相對低利潤率的物流服務上。國際性物流公司的介入,對我國物流企業造成較大競爭威脅,因而保持價格低廉也成為我國物流企業競爭資本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準入門檻極低致使一些中小物流企業“壓價”搶訂單的風氣愈演愈烈。
我國物流企業在行業制度上缺乏規范性、全國性的物流網絡構建不到位、專業人才緊缺、物流企業散、弱、小等問題較為突出,加上當前我國通脹壓力加大,物流行業的運營成本增加,物流企業發展遭遇瓶頸。
目前物流行業發展較快,而外商直接投資的不斷增長帶動了物流外包服務,我國企業進行運輸和倉儲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這要求專業化的物流企業需求增大,行業內企業將加快從傳統運輸、儲運企業等傳統型企業轉化為專業化物流、多樣化服務企業,而在轉型過程中將迎來行業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