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從蒙東風電看 如何減少風電“棄風”?

時間:2012-06-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大力發展風電是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自治區由于風能資源富集、風電產業發展迅速,目前風電裝機為全國之最,風電發展備受關注。

  大力發展風電是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自治區由于風能資源富集、風電產業發展迅速,目前風電裝機為全國之最,風電發展備受關注。為了了解蒙東電網風電發展現狀及風電外送通道建設情況,我們帶著疑問與思索,踏上了這片遼闊又充滿力量的土地。

  電源與電網規劃脫節

  “蒙東電網是典型的‘小負荷、大電源’送端型電網,到今年2月,蒙東地區發電總裝機容量2026萬千瓦,而我們最大用電負荷只有大概400萬千瓦,這么多電,我們自己根本用不完。”這是內蒙古東部電力公司發策部副主任李彥吉見到我們時,說的第一句話,從他快人快語的談吐中,可以感受到這里電力供求之間面臨的壓力與困境。

  蒙東地區是國家規劃的七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之一。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蒙東風電發展,將風電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據了解,截至2011年年底,蒙東地區發電裝機容量為2004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567萬千瓦,占全網裝機的28%,同比增長68.24%;蒙東地區總發電量703.84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8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54%。然而,同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僅增長17%,裝機增長速度遠超地區負荷增長速度。“因為自身負荷水平承擔不了風電的快速發展,風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一直在下降。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1719小時,比前年下降了502小時,風電限電電量28億千瓦時,棄風比例達到了24.2%。”談到這些數據,李彥吉如數家珍,精準的言語里流露出一絲惋惜。

  除了省內電網消納市場有限,電源過度超前電網建設是蒙東電網發展中遇到的另一問題。在采訪中,通遼電業局發策部主任李文學向我們分析了通遼風電發展遇到的問題:“拿開魯風電基地來說,規劃容量240萬千瓦,但是部分風電企業提前開建,有些風電場已按最終規模全部建成,而開魯500千伏風電匯集送出工程還在開展前期工作,尚未獲得核準,造成電源項目和電網項目嚴重脫節。”據了解,蒙東公司為保障開魯風電基地風電接入,采用過渡方案,風電分別接入220千伏開魯變電站和500千伏科爾沁變電站,然而,這種過渡方案并不能接納原規劃容量的風電運行,導致通遼特別是開魯地區限電嚴重。

  事實上,風電企業這種提前開工的現象在蒙東地區風電項目中多有存在,而配套電網送出項目要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程序,核準后才能開工建設。而且,風電基地多建在距離遠、海拔高的山坡上,電網建設成本投入增大;另外,風電基地超國家標準征占地,電網工程施工時在局部地區嚴重受阻,進一步加劇了電網項目建設難度,導致風電項目與電網工程發展不協調同步,限制了風電快速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風電限電現象。

  推動電網“友好型風電場”建設

  4月13日,我們跟隨赤峰電業局有關負責人,前往風電場一探究竟。從赤峰市出發,一路向西北,途經兩個多小時跌宕起伏的山路,一片廣闊的坡地出現在眼前。在如同波浪般延綿起伏的海拔1700米的山坡上,林立著一座座潔白高大的風機,巨大的槳葉緩緩轉動,遠遠望去,像是遍地盛開的梔子花。這里便是全國最大的陸上風電場之一,也是國內首家“友好型風電場”——大唐東山風電場。站在64米高的風機下面,我們像是小草一般被強勁的大風吹得東搖西擺,大唐(赤峰)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主任楊德學告訴我們,這里擁有優越的陸上風能資源,風速可達8.5米/秒,風機可利用小時數好風年可達到每年3000小時以上。在這塊占地12平方千米的風電場上,共安裝了單機850千瓦和2000千瓦的風機158臺,總裝機容量25萬千瓦。目前,該公司在內蒙古風電投產容量已達250萬千瓦,其中在赤峰地區投產容量92萬千瓦,在建即將投產容量為40萬千瓦。

  在東山風電場集控站里,當談到目前并網風電的涉網設備缺乏統一國家技術標準,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對風電的接納能力時,楊德學一邊演示幻燈片,一邊介紹說:“按照《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的要求,我們與中國電科院、東北電網各電力公司等單位協作,不斷優化風機性能,提高風電場對電網的適應能力,完成了東山風電場的風功率預測系統、風電場實時信息上傳、自動化系統完善、風機低電壓穿越能力改造等工作,滿足了《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中的各項指標。今后,我們還會在技術上不斷改進,精益求精。”一同前來的赤峰電業局發策部主任周繼亮補充說:“‘友好型風電場’的建成,對風電行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將成為提高電網對風電的接納能力、提升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的典范。未來,我們應該推動‘友好型風電場’建設,優先安排技術性能好的風電發電,降低事故風險,提高風電與電網相互適應能力。”

  讓清潔能源走出蒙東

  在采訪中,李彥吉坦言,目前蒙東電網網架薄弱,500千伏骨干網架發展還不成熟,220千伏電網分區運行,內部用電局部地區出現“卡脖子”現象,線路輸送能力有限,電力外送能力不足。針對這些特點,2012年,蒙東公司將通遼地區外送能力由220萬千瓦提高至300萬千瓦,220千伏向500千伏上送能力由50萬千瓦提高到190萬千瓦,極大程度地緩解了這兩個地區外送瓶頸問題。同時,蒙東公司建設220千伏錦山擴建等工程,加強220千伏網架,提高風電消納能力,加緊解決赤峰電網220千伏楊樹溝匯集站“卡脖子”問題,并有序推進500千伏開魯匯集站、500千伏科新工程和500千伏赤峰風電匯集站前期工作。

  據蒙東公司預測顯示,2012年蒙東風電裝機將達800萬千瓦,發電量約130億千瓦時,至2013年底裝機規模或超1000萬千瓦,而蒙東地區兩年內預測最大負荷增長僅有70萬千瓦。“蒙東在東北電網中發展最快,我們迫切需要發展特高壓建設,向‘三華’用電緊張地區遠距離輸電,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緩解限電問題。”李彥吉說,“‘十二五’期間,我們盼望呼倫貝爾至山東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能夠落實,讓我們的清潔能源走出東北,在全國更大區域內消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