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內蒙古風電設備制造業如何突出重圍?

時間:2012-05-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十二五”期間將打造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其中內蒙古就占了兩個

  我國“十二五”期間將打造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其中內蒙古就占了兩個,可見內蒙古在我國風電發展中的重要角色。據內蒙古電力公司總經理張福生介紹,內蒙古在風力發電方面所具有的任何省區都無法替代的成本、區位、資源等綜合優勢,吸引了所有電力投資企業“爭先恐后”地前來投資大型風電項目。除此之外,內蒙古良好的發展前景還吸引和帶動了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壯大,風電裝備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目前我區擁有風電裝備制造企業30多戶,主要分布在呼市、包頭、烏蘭察布、赤峰和通遼市。其中整機企業16家,整機制造能力達10000臺(套)。2010年全區已投產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中已實現銷售整機1779臺套,規模達296萬千瓦,銷售收人超120億元。區內風電零部件企業主要為風葉、塔筒制造企業和部分齒輪箱、風機機艙罩等生產企業。全球著名的維斯塔斯、歌美颯,國內著名的金風、華銳等風機制造商均落戶內蒙古。

  世界十大風機設備供應商之首的維斯塔斯集團公司在內蒙古設立的生產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維斯塔斯風力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其生產能力為風力發電機800臺,該基地業務覆蓋了從風力發電機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所有環節。國電聯合動力技術(赤峰)有限公司現已具備年產300萬千瓦風電整機及配套葉片、400臺齒輪箱及1000臺電機的生產能力,已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風機設備生產供應企業。

  矛盾的結合體

  近年來,自治區風電制造產業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雙饋異步發電技術仍占主導地位,但變槳變速功率調節技術得到廣泛采用,直驅式、全功率變流技術得到迅速發展,智能化控制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風電機組的可靠性和壽命,新產料和新技術的應用使得葉片具有良好的抗疲勞特性和減振性能。目前,風電機組抗惡劣氣候環境以及低電壓穿越技術在我區風電設備制造產業得到了廣泛應用。

  但是,如今,我區風電設備制造產業集中度不高,沒有形成分工協作的完整產業鏈條;風電制造整機組裝企業和塔筒、葉片生產企業較多,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大多在區外,關鍵核心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風電設備生產自主研發能力薄弱,關鍵零部件的區內配套率有待于進—步提高;由于風電設備制造業競爭激烈,有的企業為了盡早占領市場,沒有嚴格按照產品研發的程序,從科研樣機到產品樣機之間給出足夠的時間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導致風電設備產品的質量不穩定,這是我區乃至全國風電設備制造業發展中普遍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目前,我國風電開發模式是“建設大基地、接人大電網”,與歐洲分散接人電網的模式有很多不同,因此規模化風電接人條件和環境還有待進—步完善;由于風電設備制造業發展迅速,因此有些企業為了擴大產能,技術工人大多經過時間很短的培訓就上崗,企業中缺少有經驗的高級技術工人、高層管理干部和風電專業技術人才;受制于本地消化有限、外送通道不暢,我區風電產業也存在著“有力發電,無處送電”的窘境,風電場建設和電網建設發展不諧調,這在—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區風電制造業的發展。.

 

  解決之道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內蒙古自治區下發了《內蒙古“十二五”風電發展及接人規劃》和《內蒙古風能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確定了每個盟市建設總規模和年度建設規模,實行風電年度監視計劃管理,根據電力市場、電網接人條件、調峰能力、風電運行棄風情況,合理確定年度建設項目的核準。《細則》還對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發展提出了新思路,提出取消過去將風電開發與風機制造引進掛鉤的做法,改為對設在自治區內風機整機生產銷售100萬千瓦以上的風機關鍵零部件生產銷售超過10億元的企業給予相應的風電開發權。從而達到避免盲目引進和重復建設的目的。

  內蒙古是全國唯個保留省級電網的省份。“十二五”自治區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風電裝機容量進—步擴大,為自治區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良好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內蒙古自治區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提出要大力發展風電設備制造業,到2015年,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生產能力達到15000MW,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的零部件區內配套率達到50%。

  記者從內蒙古經信委獲悉,我區“十二五”期間計劃以呼和浩特金山開發(600679,股吧)區、包頭市裝備制造基地、赤峰市經濟開發區、通遼市積極技術開發區、烏蘭察布集寧工業園區為依托,建設風電裝備制造業的集聚區,形成研發、實驗、生產、裝機和維修服務協同發展的風電裝備制造業基地。以整機和大型零部件企業為主體,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延長產業鏈條,提高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區內配套率。我區將繼續支持現有風電產業基礎較好的裝備制造產業園區成為自治區風電裝備制造的集聚區和招商引資的主平臺,培育風電裝備制造龍頭企業集團,鼓勵國內外風電裝備制造重點企業在我區建設風電設備關鍵核心零部件的生產研發基地,發展協作配套的中小企業。

  我區風電設備制造企業需提高企業自身技術創新能力,自主研發2.5MW以上的風電設備關鍵零部件,2.5MW以上風力發電機組基本形成自主設計制造能力,提高我區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企業要主動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實現技術資源互補。

  目前,我區風電產業發展迅速,大部分風電場的風機尚未超過質保期,設備的維修、維護服務仍然由設備生產廠家提供。隨著全區風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大以及大批風電設備質保期的陸續到期,需要維修、維護的風機數量將迅速增加,加快發展風機維修、維護服務業以及再制造產業的發展對于我區綠色產業風力發電的再發展意義重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