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界一位青年才俊最近從國外游學歸來,對中國汽車業的現狀深為焦慮,感嘆道“中國汽車業合資幾十年,似乎就干了一件事:為外國公司賣車”。乍一聽似乎有失偏頗,但考察一下合資企業的功能,還不能不佩服他一語中的。
從第一家汽車整車合資企業北京吉普簽約迄今29年,中國汽車業一直在合資路上狂奔。年產銷量由不足20萬輛上升到近2000萬輛,增長了100倍,就市場規模而言,的確是成績輝煌,中國也因此而自詡為“汽車大國”,但其實是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外國汽車品牌的“全球最大市場”,而自主品牌在本土市場上卻處境艱難,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繼去年下降3.37個百分點之后,今年前4個月銷量同比再降5.2%,市場占有率再度減少3.2個百分點。難道這就是我們合資戰略所要到達的“彼岸”?
“合資不可能獲得核心技術”,是全世界人盡皆知的“秘密”,正因如此,當年日本的日產與韓國的現代和大宇都只合資了短短幾年,就宣告分手、自主發展,日韓汽車業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全世界唯獨中國有這么多汽車合資企業,而且合資協議一簽就是30年,更要命的是,合資“第一期合同未到期又再簽30年”,還被認為是有關政要們的光輝業績。
幾年前,有人對“技術換市場”提出質疑,并由此在業內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雖然最終莫衷一是,但卻讓汽車合資在“改革開放”的光環下露出了小小一點破綻。
為什么中國汽車對合資如此一往情深?為什么中國汽車走合資道路,要直到永遠?僅看合資企業一年發27個月薪水,新車上市合資企業的一擲千金的大手筆,多少就能看出合資利益有多大,但這只是表象,汽車合資從全球考察、項目談判、政府審批,直到公司運行,從頭到尾,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利益鏈,身在其中的人員,都能得到無窮的好處,誰不想“把合資進行到底”。有人說,中國深化改革的阻力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發展汽車自主品牌,建設真正的汽車強國的阻力又是來自何方?
其實,自打中國汽車業提出“高起點,大批量,專業化”的發展方針,就注定了中國汽車業的合資命運。因為能做到“高起點、大批量、專業化”的,只有汽車跨國公司,也就注定中國汽車業只有合資一條道可走。
為了保證“高起點、大批量、專業化”的純潔,政府部門幾十年來最堅持的工作,就是反對“散亂差”,即不許本土企業生產轎車。到中國“入世”之前,一個自主品牌項目都未獲批準,所有汽車“保護政策”的陽光雨露,全都灑在了合資企業頭上,最大的受益者是跨國公司。待恩準本土企業進入轎車領域時,合資企業不僅“經濟規模”已經形成,品牌美譽度更是深入人心,才造成了今天子品牌無論性價比多高也賣不過合資產品的局面。正是這種政策的干預,使中國本土企業“輸在了起跑線上”,失掉了最好的發展時機。今天那些吹噓如何如何保護中國汽車的前政府官員們,實際上應當找跨國公司領賞。
說到這里,想到近來業內常常愛說一個名詞:“商業模式”,每當說到自主品牌,就有人會用“商業模式”加以對抗,把“自主品牌”異化成一個政治概念,似乎強調自主品牌,就是“搞政治”,就是“狹隘民族主義”,而“商業模式”則意味著按經濟規律、市場法則辦事。
所謂“商業模式”,就是以追求企業利益為最高原則。在改革開放初期,解放思想階段,如同“時間就是金錢”,“發展就是硬道理”等一樣,強調“商業模式”,代表一種新的知識和智慧。今天,面對中國汽車業如此現狀,再一味強調“商業模式”,就讓人感覺有和“寧可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后座笑”有一樣的味道。
我想,如果真的只認“商業模式”,怎么好掙錢怎么干,就沒有理由搞自主品牌了。明擺的事情,搞自主品牌,品牌美譽度不高,車子不好賣,看看上汽乘用車公司,投入了400多億元,又有多少銀子進賬?豈不是一樁“得不償失”的買賣?
如果只搞“商業模式”,那就最好全部生產跨國公司的成熟車型,挑選最好的銷售英才到合資公司賣車,中國人不搞研發,不擔風險,只管賺錢分賬。或者索性像巴西、墨西哥、泰國一樣,聯合子公司也不辦,全部讓外國公司獨資,政府只管坐收稅收,要少費多少心思!
如此一來,“中國汽車”將分別納入大眾、豐田、通用、奔馳、寶馬、現代起亞等各跨國公司的“全球體系”,“中國汽車”就由大眾中國通用中國豐田中國本田中國日產中國現代起亞中國等等組成“國際團隊”,中國汽車就徹底融入了世界,全面實現了“全球化”。
龍永圖先生最近還發表高論:“在中國注冊的企業就是中國企業”,那么,在中國造奔馳、寶馬、奧迪的企業當然都是中國企業,能造出“和國際同樣水平奔馳、寶馬”的中國,誰還敢說中國不是“汽車強國”?國家領導人今后出訪,也不用再帶徐建一、胡茂元、徐平等一干中國企業高管,直接帶上大眾的文德恩,豐田的豐田章男、奔馳的蔡澈、通用的丹尼爾?艾克森、韓國現代起亞的鄭夢九等人,更加威風凜凜。由一群“外籍明星”擔當重要角色的像《建國大業》,大家看了不是也覺得很好嗎?
只是這樣一個汽車產業,就不知將來后輩人是該恭維我們“勇于創新”,還是會罵我們“敗家子”、“洋買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