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5日至18日舉行的中國交通展上,節能、安全是絕對的關鍵詞。
筆者在參展中發現,不管是徐工、三一、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制造商,還是華日升、維實偉克等公路材料供應商,都重磅推出以節能、安全著稱的新品,一場筑養路機械與材料行業的節能競技正在上演。
技術創新新路機力求節能
安全、可靠、便捷已成為近年來交通運輸發展的特征及趨勢。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在此次展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交通運輸改革發展要堅持科學發展的主題,堅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主線,努力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綠色發展。
在室外筑養路技術與設備類展區內,筑養路機械生產企業是當仁不讓的主角,綠色環保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中聯重科的超級攤鋪機向來以智能、高效、綠色為標簽,此次展會上,該款攤鋪機不可或缺。
據了解,該款攤鋪機具有全自動管理、自動糾差、自動控制、自動故障診斷、自動螺旋上升、自動遠程監控等六大自動功能,且非常節能,燃油消耗降低15%,加熱時間縮短30%,樹立了綠色工程機械新標桿。
湖南三一路面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路機)“跨越者”系列產品將綠色環保、健康施工的理念在行業內全面推廣,以領先的設計理念、可靠的產品質量,贏得客戶的一致認可。
三一路機市場部部長向琳表示,未來5年,三一路機將在做強攤鋪機、壓路機、瀝青攪拌站等重點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產品型譜,持續致力于路機產品的專業化和系列化,以“專注客戶價值,引領綠色科技”的理念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道路施工設備制造企業和世界道路工程技術的引領者。
京藏高速公路寧夏段、連徐高速公路江蘇段、G102國道沈陽段、北京八達嶺高速公路、天津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等瀝青路面施工中,都留下了鞍山森遠“時代列車”的足跡。作為此次展會唯一的一臺再生設備,“時代列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在5月16日舉行的公路建設技術創新論壇上,鞍山森遠董事長郭松森告訴筆者,“時代列車”施工過程中銑刨的原路面材料,可100%作為高質量的磨耗層材料就地再生利用,使材料再生利用的價值最大化。該技術具有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施工速度快、作業時不封閉交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等特點。
此外,河南路大公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灌縫材料及灌縫機具,以節約大量的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等特點第一次參加此展會。
嚴格把關新材料關注安全
近年來,為保證行業高效、綠色、安全發展,經交通運輸部批準,相繼成立了交通產品認證中心和節能減排項目管理中心等機構,對進入交通行業的相關產品進行統一和嚴格的技術認證。
在展會特別開設的交通運輸安全主題館、節能減排專區內,路用材料以“服務于人類安全事業”為主旨,吸引了眾多的參觀者。
常州華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以“致力于人類安全事業”為己任,憑借卓越的品質和完善的服務,產品已暢銷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歷屆展會,華日升幾乎都是盛裝出席。華日升總經理金偉國告訴筆者,目前,華日升已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多家子公司,總資產已達6億元,是國內反光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公路、鐵路、航運安全指示及警示標志,為交通安全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美德維實偉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實偉克),是全球最大的瀝青乳化劑供應商之一,為道路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維實偉克市場部主管陳麗丹告訴筆者,維實偉克的溫拌瀝青改性劑是路面施工的綠色工藝革命,與此展會主題契合。
陳麗丹說:“目前,在中國市場,維實偉克專注于提供高性能乳化瀝青應用技術以及溫拌瀝青混合料添加劑等,致力于提供最佳的產品和現場技術支持,與中國道路行業一起推動低碳、節能、環保和高質量路面技術的廣泛應用,成為綠色道路技術的先鋒。”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中心的展臺上,人氣同樣很旺。該中心改性瀝青與鋪面工程技術研發部陳華幸福且無奈地告訴筆者:“一早拿過來的100多份排水瀝青路面的彩頁,一眨眼的工夫就被潛在客戶全部拿走了。”
陳華說,排水瀝青路面是一種安全、降噪、舒適型的路面,可減少雨天事故率80%以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強制使用。該研發部研發的排水瀝青路面專用瀝青材料,針對我國重交通和高溫氣候條件的排水瀝青路面而研發,改變了長期以來高速公路排水瀝青路面一直被日本材料壟斷的局面。
節能安全任重道遠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表示,當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減排方面,所施行的排放標準還處在第二階段,國家正努力向第三階段的發展推行。
與國際同行相比,國內企業節能技術的差距還是很大。機械設備最大的節能,在于發動機。在發動機上做文章,再對零部件進行合理匹配,是目前國內企業打造節能型產品的主要方式。然而,發動機的節能,關鍵還在于發動機生產廠家。因此節能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在技術研發上,還需要大筆的資金做支撐。祁俊介紹,以發動機為例,要實現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轉變,發動機的成本要增加30%。但現在發動機的成本全要靠生產企業和用戶來消化,難度很大。
此外,據了解,由于目前對工程機械產品的油耗測試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因此,短期內也不可能有如同汽車那樣的節能補貼。祁俊表示,筑養路機械只要能夠達到節能,就一定會有市場,對生產企業來講,產品利潤也可彌補研發投入。但在轉型初期,還需政府、用戶及配套件制造企業的多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