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晶硅太陽能光伏電池價格競爭力提升

時間:2012-05-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光伏組件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有多強勁

  多晶硅價格的大幅下跌讓我們知道了多晶硅廠家先前的利潤率有多高,同時電池組件廠商在組件價格下降快速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盈利,足可看出我國光伏組件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有多強勁。在此番沖擊下,歐美部分企業虧損或破產也在所難免。即使是韓國,近日也有消息稱,三星、現代重工等企業也在逐漸轉變發展戰略,逐漸將重心向硅基薄膜和CIGS方向轉移。

  但薄膜電池真的有競爭優勢嗎?主要企業晶硅電池組件成本已經降至0.9美元/瓦以下,最低的阿特斯已經可將成本降至0.76美元/瓦。預計到2012年底,我國多家組件企業成本將進一步下降至0.75美元/瓦左右(如按英利非硅成本0.56~0.58美元/瓦、硅料價格30美元/公斤、耗硅量6g算,成本僅為0.74美元/瓦)。這個成本已經接近全球成本領先的第一太陽能公司的CdTe薄膜電池成本。根據第一太陽能公司披露的財報數據,其2011年第四季度生產成本為0.73美元/瓦,預計2012年生產成本將降至0.67美元/瓦,但考慮到2012年與晶硅電池的競爭可能導致其產能利用率不足等問題,預計生產成本將在0.74美元/瓦左右。這個成本與晶硅電池相比已經沒有任何競爭力,晶硅電池將會繼續領跑并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同時,該公司也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角色將由組件制造商向系統集成商轉變。預計2012年的1.5~1.8GW出貨量(低于2011年的1.98GW)中,其組件的出貨量僅為300~500MW。

  硅基薄膜電池情況則更不佳。據深圳創益太陽能2011年第四季度披露數據,其成本高達1.29美元/瓦。而硅基柔性薄膜電池的代表企業美國Uni-Solar公司則于2011年第四季度宣布破產;硅基薄膜設備供應商歐瑞康(OerlikonGroup)已經于2012年3月將其太陽能部門轉讓給日本京東電子(TokyoElectronLimited);Veeco公司也在2011年終止了其CIGS的設備供應;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更是早就已經關閉其薄膜業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