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人在青年階段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這一階段的年輕人充滿著朝氣,胸懷著夢想。是一生中最燦爛的年華。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不僅僅是一個歌頌青春與夢想的節日。更多的代表著一種變革與創新。而如今,中國的汽車零件行業正處于這一階段。
零部件行業“亂象叢生”遠未成形
我國已成全球第一汽車產銷大國。但“第一”并不等于最強,弱小的零部件發展是一大制約因素。零部件是整車的上游,是原材料、基礎機械零部件的直接用戶,因此汽車零部件發展水平直接反映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
統計顯示,我國目前銷售收入在500萬以上的非國有零部件企業共有5000多家,加上村辦企業,小型非國有企業及家庭小作坊,共有近萬家企業活躍在汽車零部件市場上,其中產品質量及企業品質可謂亂象叢生。坐擁低廉勞動力成本和龐大汽車需求市場兩大優勢,讓人遺憾的是中國至今還沒出現大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日前,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巨頭聯手,預示著中國汽車售后市場的競爭正趨白熱化,而本來就處于弱勢的本土零部件企業,若沒有積極的行動,恐怕生存的空間將越來越狹小。
零部件行業“青春發力”肩負重任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不能只是有整車,核心零部件是急需補課的環節,中國汽車企業面臨包括技術、品牌競爭升級的需要,通過兼并收購來實現快速擴張,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手段。
國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大多比較年輕,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面臨著根基薄弱的環境,在發展過程中舉步維艱。但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國的零部件行業仍舊煥發著獨有的“青春魅力”。
部分中國的領先零部件企業已經有了清晰的意識:“發力”。
一、建立自主品牌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提高產品的品牌價值和核心技術。技術和管理上的缺陷決定很多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品牌化建設之路艱難而坎坷,至少部分零部件企業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相信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市場也將有所改變。
二、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和債務危機給缺少知名品牌和核心技術的中國汽車企業,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開始以一個清晰的戰略意圖進行并購,完善自己的產品線,獲得了渠道和品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必須逐步培養一些核心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并購整合的管理流程以及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和執行團隊。
未來十年是中國汽車零部件發展的黃金十年,也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力”的關鍵十年。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了不斷的洗禮。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一定會在最美麗的年華中“光榮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