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頁巖氣的開發無關能源革命

時間:2012-04-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因為頁巖氣產量大增,北美天然氣價格低迷,美國才需要多重渠道找客戶。是頁巖氣讓本來忙著建LNG進口終端的美國,打上了出口的算盤。

  春江水暖。美國正欲打破沒有LNG出口終端的現狀,再次試水國際LNG市場。

  因為頁巖氣產量大增,北美天然氣價格低迷,美國才需要多重渠道找客戶。是頁巖氣讓本來忙著建LNG進口終端的美國,打上了出口的算盤。

  “一氣變格局”,這怎能讓人不艷羨!何況是同為能源消費和進口大國的中國。

  在很多人眼中,美國的頁巖氣成功經驗可以被移植到中國,甚至認為頁巖氣將在中國掀起一場“能源革命”?!拔磥砟茉吹闹髁姟?,“礦產資源領域的寵兒”,這些溢美之詞都被用在頁巖氣身上。

  不久前,國家能源局發布《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至此,頁巖氣開發利用被正式納入國家規劃。規劃中提及到2015年,中國頁巖氣目標產量為65億立方米。

  那么,65億立方米的頁巖氣是什么概念呢?

  不妨做個比較。2011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約為1300億立方米。按照我國2011年的天然氣消費水平,65億立方米頁巖氣夠我國用18-19天。

  在同我國領土面積相差不大的美國,2011年天然氣消費量約為24.37萬億立方英尺(約合6900億立方米)。65億立方米的頁巖氣僅夠美國消耗3-4天。

  革命一詞從廣義上講是指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由舊質變為新質的飛躍。從65億立方米這個目標產量上來看,用“能源革命”這樣的詞來修飾頁巖氣,很是不妥。

  與其好高騖遠不如先摸清頁巖氣的家底,也就是儲量。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頁巖氣勘查、開發攻關”。加快勘探攻關,產氣先要摸底,戰略很清晰、靠譜。

  那我們又對自家的頁巖氣儲量了解多少呢?

  美國能源信息署2011年曾宣稱,中國的頁巖氣技術可采儲量為36萬億立方米,超過美國的24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

  說不清中國的頁巖氣儲量是真第一,還是被第一。但清楚的是,在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11月訪華時,中美才簽署了《中美關于在頁巖氣領域開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短短兩年間,美國能源信息署就能摸清中國的頁巖氣資源儲量么?不要忘了,美國本土的頁巖氣開發用了二十多年才有今天。

  “加快開發攻關”體現了我國沒有掌握頁巖氣開發核心技術的現狀。

  頁巖氣開發的技術有多難?美國《達拉斯晨報》援引業內人士的話說,“頁巖氣開采已經不是一項技術,而成為一門藝術。”雖然中國一些公司向美國提供頁巖氣開采的設備,但設備不代表技術。美國油氣公司對頁巖氣開采的核心技術完全保密,甚至連專利都不申請。

  現實的情況是,即便是在美國,中美兩國的公司聯手開采頁巖氣都會遇到新問題,何況是在地質環境迥異的中國。

  再者,美國現在采用的水力壓裂法開采技術也存在環保瓶頸。美國環保署正對這種方法是否會污染地下水進行調查。水力壓裂法是否會引發地震也是人們爭論的焦點。美國的一些州,出于對以上兩個問題的擔憂,已經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法開采頁巖氣。紐約州在2010年叫停了水力壓裂法。來自該州的一家公司正在研發用液化石油氣來取代水進行頁巖氣開發。

  跟在美國后面學習技術,就如同驢子想吃到拴在它眼前的胡蘿卜。

  即便是探明了儲量,證明了有商業開采的價值,也掌握了安全環保的開采技術,我國的頁巖氣開發還有很多屏障。

  比如,運輸問題。在地質分布上,中國的頁巖氣儲量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人口稀少的西北部。要將這些地區開采出來的頁巖氣運送到人口密集、能源需求量大的其他地區,中國現有的基礎設施顯然不足。

  而美國的頁巖氣主要分布在賓夕法尼亞州、紐約州、俄亥俄州和德克薩斯州,這些州人口密度大、基礎設施完善,還有大量公用事業公司采用天然氣發電,輸出電力。

  與美國不同,我國的天然氣基礎設施非常有限。在領土面積相似的情況下,美國當前的天然氣管道長度為33萬公里。而我國到2015年的天然氣管道規劃總長度約為10萬公里,才將近美國的1/3。

  即便這為數不多的管道也并不是公用的,而是被油氣公司“分而治之”。在美國,天然氣管道是共用的,哪家公司的氣要走管網只要交付租金就可以了。這就降低了頁巖氣的運輸成本。輸氣需要打破管道分治,才能和氣生財。

  且不論投資成本、監管能否到位、如何克服水資源緊缺等挑戰,單就開采技術的“術”,還有運輸管道的“道”,我國頁巖氣開發就面臨著諸多問題。

  雛鴨試水,羽翼未豐。我國的頁巖氣開發既要雄心萬丈,也要心細如絲,才能突破屏障,攻克難關,最終實現平穩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