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上海、江蘇用上四川的水電,讓湖南用上山西的火電……遠距離跨區輸電由于特高壓技術的進步,如今變成了現實。
特高壓電網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高效率輸送電力的突出優點,被稱為“電力高速公路”。由于我國發電資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用電大省則多在東部地區,能源供應必須依賴長途交通輸送,若遇到災害天氣,經常會發生電力“卡脖子”現象。發展特高壓輸變電技術,變輸煤為輸電,建設綠色、節能、環保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是解決我國能源傳輸半徑大、跨度大等問題最為有效的途徑。目前我國不僅建成、投運了世界上運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能力最強的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工程,而且率先在世界上系統掌握了特高壓輸變電核心技術及其設備制造能力。
3月27日,記者隨上海市電力公司來到其承建的錦屏—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同里換流站、浙蘇標段線路實地采訪。
據上海市電力公司介紹,特高壓電網在優化配置能源資源、保障各地電力供應、促進節能減排等方面正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之前上海市電力公司參建的四川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已于2010年7月投入運行,每年可向上海輸送32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節約原煤1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2600萬噸。而同里換流站如滿負荷運行可向華東地區輸送功率7200兆瓦,其輸出功率相當于13個原楊樹浦電廠的輸出功率。目前錦蘇線已全線架通,預計今年6月將實現送電,屆時來自四川玉龍的“綠色”水電將源源涌來,緩解華東地區迎峰度夏的緊張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