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商聯:鋼鐵業集中度指標應放寬到“前20”

時間:2012-04-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5%的企業生產73.1%的鋼;3.2%的企業生產60%的鋼,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這已經是集中度比較高的了”,日前,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冶金業商會名譽會長趙喜子在某個會議上,如是評價了當前鋼鐵行業集中度。

  “5%的企業生產73.1%的鋼;3.2%的企業生產60%的鋼,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這已經是集中度比較高的了”,日前,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冶金業商會名譽會長趙喜子在某個會議上,如是評價了當前鋼鐵行業集中度。

  據悉,《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十二五”目標,將“通過兼并重組大幅度減少鋼鐵企業數量,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但趙喜子對此評價說,“5%的企業生產73.1%的鋼;3.2%的企業生產60%的鋼,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這已經是集中度比較高的了”。

  據其介紹,中國鋼鐵生產企業,包含國有和民營共有500多家。“其中有28家是500萬噸以上大型和特大型企業,產鋼4.99億噸,占比73.1%;產能1000萬噸以上的16家,產鋼4.07億噸,占比60%”。

  趙喜子提出,提高集中度的工作著力點,“今后一個時期內要把重點放在中小企業群的聯合重組和去留問題上,比較現實的途徑是,推進100萬噸規模以上的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或兼并重組”,而“規模只有幾十萬噸、十幾萬噸的小企業,因為其不是優質資產,兼并主體不愿問津,這些企業目前不少處于放任自流狀態,他們嚴重沖擊行業的產量、品種質量、節能減排等各項指標”。

  趙喜子透露說,目前我國民營鋼鐵生產企業有400家左右,其中100萬噸規模以上的有130家左右,其產能占全國民營鋼鐵的80%以上;30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37家,總產能在2億噸以上,占全國民營鋼鐵的60%;500萬噸以上有15家,1000萬噸以上有6家。“300萬噸以上企業,企業數只占9%,但產鋼占60%,集中度大大提高”。

  “我們常說日本、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國的特大型鋼鐵企業只有3家或5家左右,集中度很高,但我國鋼產量是他們的6倍多”,趙喜子直言,“不能簡單地與國外類比”、“我國集中度覆蓋面應是20多家規模在500萬噸以上的大型特大型企業,而不是10家,更不是3至5家”。

  需說明的是,我國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一度以“行業前十家產業集中度”為指標,即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

  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不斷推進兼并重組,產業集中度由此不斷提高。數據顯示,行業前十家產業集中度這一指標在2005年為34.7%,2010年則上升為48.6%。《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則進一步提出了將“48.6%提高到60%左右”的目標。

  針對這一指標,趙喜子直言,“如果只看前10家,把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太鋼、最好的特鋼企業興澄也‘拒之門外’”,趙喜子進一步指出,這樣會使“行業前十家產業集中度”這一指標“失去了意義”。

  “看一個行業的集中度,要看產量最高的企業集群所占比重,也要看這個企業集群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他認為,“500萬噸以上產能的企業,完全具備工藝裝備、節能環保、品種質量等優質條件,這些企業群體是集中度的內核。因此,將鋼鐵企業前20多家作為集中度衡量標準,符合中國國情,符合鋼鐵工業發展的實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