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湖南工程機械光芒背后仍存隱憂

時間:2012-04-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湖南機械裝備行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7家,占全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的60%;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6家,占全省的52%。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已獲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

  在清明小長假前夕,湖南省召開了2012年機械裝備工業工作會議,會議宣布2011年湖南省機械工業總產值突破六千億,繼續向“萬億產業”的目標邁進。

  在擁有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兩大機械巨頭的湖南,工程機械發展前景固然廣闊,但挑戰與困難依舊重重: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這樣的國內頂尖制造業公司海外擴張成果有目共睹。但與此同時,國內部分高端制造業轉向海外的擔憂之聲也甚囂塵上,在近期舉行的2012年博鰲亞洲論壇“亞洲制造業的戰略突破”分論壇上,這一問題被重點提出。

  工程機械穩居全國第一

  2007年,湖南機械裝備工業總產值首過千億元。2011年,機械裝備工業總產值達到6107.45億元,四年間,連夸5個“千億臺階”,總量規模進入全國前十。

  數據顯示,2011年,湖南省機械裝備工業2115家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07.45億元、工業銷售產值6024.8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5873.73億元、工業增加值1845.25億元、利潤443.2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3.0%、43.4%、45.0%、27.2%和38.7%。在全國機械工業產銷增速明顯放緩的情況下,湖南省機械裝備工業增長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

  工程機械,無疑是湖南省機械裝備工業耀眼的亮點。該行業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53.56億元,占全國工程機械營收的三分之一,規模穩居全國第一。其中,樁工機械、建筑起重機械、環衛機械、道路施工機械、挖掘機械等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均為全國第一。

  2012年湖南機械裝備工業工作會議公布了今年湖南省機械裝備工業的調控目標:完成工業總產值7800億元,增長30%;主營業務收入7600億元,增長32%;機電產品出口230億元,增長28%;工業增加值2300億元,增長22%;利稅835億元,增長22%。

  湖南省機械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陳丹萍說,湖南重型機械要逐步實現產業的“三個轉變”:即由整機帶動零部件發展向整機與零部件并重發展轉變;由主要依靠實物生產帶動向依靠實物生產與現代制造服務業協同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擴大規模、增加物質資源消耗、粗放管理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高轉變。

  湖南工程機械“雙星閃耀”

  3月30日,三一重工發布2011年年報。雖然遭遇了國內經濟增速下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放緩等不利情況,但是三一重工去年的表現依舊強勁。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利潤總額手次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07.92億元,同比增長55.55%。

  2011年,三一重工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86.48億元,同比增長54.02%,基本每股收益為1.139元。從各項收入來看,混凝土機械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最多,為260.46億元,同比增長46.10%,其次是挖掘機械類產品,實現營收104.71億元。

  近年來,三一重工海外動作頻頻,先后在巴西、印度和美國建立工業園,前不久還花巨資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年報顯示,去年國際營收達到34.25億元,同比增長達到60.72%,超過國內營收48.03%的同比增幅,顯示出公司海外業務擴張勢頭強勁。

  湖南另一家機械巨頭中聯重科,同樣不甘示弱。據中聯重科2011年年報顯示,去年該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463.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8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0.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88%。

  年報顯示,中聯重科產品毛利率達到32.54%,同比增長2.16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繼續攀升,累計達到20.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3.95%;基本每股收益達到1.05元人民幣。

  兩家公司之間競爭激烈,在海外業務擴張方面更是互不相讓。在今年三一重工成功收購普茨邁斯特后,中聯重科向外透露,中聯重科在收到普茨邁斯特收購招標邀請后,就進行了備案申報,并且得到了發改委關于同意的批復,只因身為民營企業的三一重工談判策略更加靈活,而最終收購失敗。2009年,中聯重科曾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第三品牌意大利CIFA。

  銀河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邱世梁認為,這兩宗并購完成后,中國兩大混凝土機械寡頭將成為全球混凝土機械寡頭,將改寫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的競爭版圖。

  收購普茨邁斯特失敗后,中聯重科并未停手。今年3月份,中聯重科掛牌出售旗下全資子公司中聯環衛80%的股權;3月28日,中聯重科又以6.875%的低票息成功發行4億美元5年期債券,進軍國際資本市場。有分析指出,中聯重科這兩項舉措,都是為囤積資金,再掀大宗并購做準備。

  而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耀眼表現,讓國內另外兩家機械巨頭徐工機械和柳工機械顯得失色不少。

  同樣在3月底,柳工發布2011年報。該公司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178.78億元,比上年增長16.35%;實現利潤總額15.12億元,比上年減少16.56%;實現凈利潤13.21億元,比上年減少14.41%。鑒于柳工毛利率下滑的表現,在其年報發布后,國金證券等多家機構都調低了對柳工機械2012-2013年的盈利預期。

  而徐工機械為了在工程機械中,利潤率較高的混凝土機械行業分得一杯羹,收購德國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施維英得到證實,欲與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在該領域“三分天下”。但截止本網記者發稿,收購的事宜依舊未能最終完成。

  光芒背后的隱憂

  當然,三一重工、中聯重科能國內機械巨頭業績喜人的同時,依舊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資金緊張,資產、技術外流,創新乏力,同樣也是整個機械制造行業的癥結。

  在持續大規模擴張之后,三一重工資金壓力陡增。財報顯示,三一重工2011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只有2.51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該數值為25.04億元,同比僅為上年同期的10%。

  不過,三一的“缺錢”情況在2011年年報上突然發生重大變化。本網記者注意到,三一重工全年實現22.79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包含9.37億政府補助),而經營性現金流在2011年前三季度為-15.16億元。

  “三一重工現金流轉好原因是我們2011年四季度加強了外貨款催收力度。”三一重工財務總監、董秘肖友良解釋稱:“再加上下游客戶施工項目增加,使得回款好轉,扭轉了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局面?!?/p>

  年報顯示,三一重工應收賬款達到113.04億元,同比大增97.36%,超過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幅近一倍,而公司存貨也達到81.34億元,同比增長43.03%。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大幅增長,恐將沖擊公司資金鏈。

  三一重工財務總監、董秘肖友良回應稱:“由于現金流回籠抓得緊,現在轉正,有這樣的現金流已經非常好?!?/p>

  在2012年博鰲亞洲論壇上,一些嘉賓擔心國內高端制造業會呈現加速“外流”趨勢。近幾年,萬向集團、華為、三一重工等高端制造企業布局海外步伐加快。三一重工目前有30家海外子公司,已在全球建成15個物流中心,先后在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廣設研發機構,并在巴西、印度等國家建立工業園

  但三一重工負責人發言認為,中國大型企業轉向海外,可以通過本土化規避國外貿易壁壘,“搶灘”海外市場。

  博鰲亞洲論壇與會嘉賓表示,總體上看,國內部分高端制造業“外流”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存。當然,如果中國改革停滯,則可能導致高端制造業“一邊倒”被發達國家“收入囊中”。

  同樣是在博鰲壓中論壇上,創新成為此次論壇的關鍵詞之一。“構建新比較優勢,首先要提升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备窳﹄娖鞴究偛枚髦樵谥圃鞓I分論壇上發言。創新在高端裝備制造業中同樣被視為重中之重。

  數據顯示,湖南機械裝備行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7家,占全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的60%;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6家,占全省的52%。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已獲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分別達到158項和92項。

  2011年,中聯重科碳纖維臂架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引領世界混凝土泵車制造技術歷史性變革;三一重工多次刷新混凝土長臂架泵車世界紀錄,并且在去年推出全新概念的E系列混凝土輸送設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