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核電裝備監造模式仍需探索

時間:2012-03-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水平與核電工程建設水平正逐步實現跨越,而新的監造理念和模式也正在探索之中,監造能力仍可提升。

  導讀: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水平與核電工程建設水平正逐步實現跨越,而新的監造理念和模式也正在探索之中,監造能力仍可提升。

  作為核電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電設備的監造工作是保障核電工程建設質量、核電設備及核電站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眼下,我國核電裝備制造國產化率正在不斷提升,一大批核電關鍵設備已實現國內生產制造。而對國家核安全監管部門、核電業主、工程承包方及制造企業來說,要保障核安全,必須提高設備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水平,確保設備符合標準和質量要求。

  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水平與核電工程建設水平正逐步實現跨越,而新的監造理念和模式也正在探索之中,監造能力仍可提升。

  3月6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與法國電力公司共同舉辦的“中法核電設備監造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法兩國核電監管部門、核電企業、工程建設企業、設備制造商就各自在核電監造領域的法規要求、建造方法與經驗展開交流。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趙成昆表示,研討會旨在不斷改進和提高設備監造的技能與管理水平,推動核電向更高的安全水平發展。

  核安全是監造最終目標

  核電安全的前提之一是其設備質量過關、性能穩定可靠,而設備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設備制造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隨著設備國產化比率的不斷提高,核電設備制造領域吸引了眾多制造企業加盟,而如何利用現有的管理體系,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設備制造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以保證設備質量,是這些企業眼下面臨的現實問題。

  據長期研究核電質量保證的業內人士分析,目前設備制造企業情況各不相同,存在對核電標準理解不透徹、設備制造工藝不成熟、人員技能不熟練等情況,國內核電設備制造過程的質量問題也是時有發生,因此必須開展有效的設備監造工作。

  據了解,成功設備監造工作的前提是監造方對制造企業的高度控制能力,而有效的監造體系包括完善的管理程序、監督導則以及經驗豐富的監造隊伍,這些都是保障監造工作的關鍵因素。

  目前,我國核安全設備的監管機構為國家核安全局,其6個地區監督站負責轄區內核設施現場設備的日常監督檢查,其中華北站還負責核設施現場外全國和境外民用核安全設備活動的日常監督檢查,也包括對核電設備監造活動的監管。

  對于具體監造活動,由于我國核電發展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過程,不同項目的設備監造呈現不同情況。

  資料顯示,大亞灣核電、嶺澳核電及田灣核電工程是典型的交鑰匙工程,全部的設備采購與監造由國外總包,業主在核電站建造過程中基本不承擔任何責任,但業主組織了監造隊伍參與國外設備的監造。而與上述三個核電站項目不同的監造模式由業主負責監造、業主委托工程承包方監造而業主參與監督控制等其他模式。

  多標準體系掣肘管理

  伴隨我國核電的發展,我國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管體系與相關法規體系正不斷完善,建立了以資質許可、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為內容的基本管理制度。

  據了解,目前核電設備領域主要涉及到的相關法規有《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制造安裝和無損檢驗監督管理規定》、《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人員資格管理規定》以及涉及焊工焊接、進口設備管理、質保及設計安全的HAF603、HAF604、HAF003及HAF102等,另外還有國家核安全局的管理要求、核安全導則和技術文件以及核安全設備的標準體系。

  對制造企業來說,執行上述法規標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要執行如ISO9000體系、RCC-M標準、ASME標準等多個體系標準及相關法規。

  據業內人士介紹,過去國內百萬千瓦機組壓水堆核電設備制造大多數遵循RCC-M規范標準,核電設備制造廠對ASME規范標準不夠熟悉。國內制造企業的核電質保體系需遵循HAF003,同時還要滿足ASME-NQA-1的要求,兩個體系的差異不僅增加了制造企業在管理上的負擔,而且增加了制造過程出現不符合項的幾率。

  一些參加此次核電設備監造研討會的制造企業代表向記者反映,一個企業同時執行好幾套體系標準和法規,對文件編制和文件執行來說都很困難。加之每一類產品都有多個不同用戶和監造方,要編制不同的產品制造質量保證大綱來滿足用戶和監造方的要求。

  “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制造同樣的設備,如壓力容器或者穩壓器,本來都是一樣的圖紙,還得分不同的套路,這讓企業無所適從。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不說,還犧牲了企業的整體管理質量和效率。”業內人士表示。

  記者在研討會上了解到,制造企業無奈于做大量重復、繁瑣工作的同時,還是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盡快整合標準體系,使監造活動更規范,給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工作減輕些不必要的負擔。

  監造模式仍需探索

  業內認為,監造能力的提升,同樣離不開監造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

  隨著國內核電工程總承包模式的推進,以工程公司為主,業主參與驗證關鍵點的設備監造模式在逐漸增多。由此,國內核電工程的總承包單位——核電工程公司就成為踐行監造活動的關鍵主體,而其監造管理體系直接影響了監造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但是,業主介入的尺度該如何把握?介入太多,業主將承擔更多責任,也要付出相應的人力物力。介入過少,設備制造將存在風險失控的可能。

  “隨著設備國產化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業主需要在設備建造中不斷探索出更合理的監造模式。”一位參會的業內人士表示。

  而對工程公司來說,更有必要嘗試創新監造模式。此次研討會上,中廣核工程公司所提出的預防性和服務性設備監造理念贏得大家的贊許。

  據中廣核工程公司設備采購與成套中心處長張春來介紹,上述理念的提出,是對傳統設備監造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其核心內容為:改變被動的符合性設備制造質量監督為積極主動預防和避免設備制造質量問題的發生,由此導致了設備監造目的根本性轉變和境界的全面提升。

  張春來介紹了目前中廣核工程公司設備監造面臨的新形勢:多項目多技術路線全面推進,設備制造全面鋪開;設備國產化不斷深入,供應商水平層次不齊,部分新簽的國內制造商質量管理體系和技術水平與核電設備制造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設備監造隊伍規模不斷擴大,而且國家和公眾對核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

  “預防性監造主要針對核電站重要設備,其核心內容為‘事前預防’;服務性監造主要針對設備供應商,其核心內容為‘監督與幫扶’。”張春來解釋。

  對于中廣核這套監造理念踐行的效果,張春來介紹,嚴格落實預防性和服務性監造的要求,可以有效合理地分配監造資源,最大限度幫助重要設備供應商和新簽供應商完善質量控制體系,減少重大、重要質量問題的發生概率,避免同類質量問題的再次發生。

  “中廣核的這個模式很有借鑒意義,打破了監造方與設備企業之間貓跟老鼠的關系常態,轉而成為幫扶與合作共贏,合理的監造模式還是要靠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一位制造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