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亟須國有品牌 開發數字化膠印機正當時

時間:2012-02-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數字化膠印機是現今我國印刷設備的主流機型,市場需求很大,但是這一機型我們還要依靠進口

  “數字化膠印機是現今我國印刷設備的主流機型,市場需求很大,但是這一機型我們還要依靠進口。”近日,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齊福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出了他的憂慮與無奈。

  數字化膠印機的發展正當其時,而且這一技術已經被列入我國印刷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希望我國印刷設備企業對數字化印刷設備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齊福斌提出了他的殷切期望。

  發展機會來了

  齊福斌認為:“發展數字化膠印機我們還是有一定基礎和技術的。”

  據了解,我國已經能夠批量生產自主品牌的計算機直接制版機,已經研發成功噴墨數字印刷機。

  齊福斌認為,我們研制的計算機直接制版機、噴墨數字印刷機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小。

  縱觀國際市場,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緩慢,最近美國債務危機和信用評級的下調及歐洲一些國家的債務危機,加深了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個別國家印刷業陷入衰退,印刷設備業經營困難。海外企業對與外來技術和資本合作的愿望上升,這為我國印刷設備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契機。

  去年5月,上海電氣全資并購高斯國際,被稱為“中國印刷裝備業全資并購國際大型設備企業的一個里程碑”。這對國際印刷設備高端技術的獲取有積極作用。

  后金融危機不僅為我國印刷設備業發展提供了契機,也為我國印刷設備走出去,擴大國際市場占有率提供了極好的機遇。近年來,我國印刷設備出口快速增長,就證明了這一點。

  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我國印刷業“十二五”規劃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國印刷業總產值將超過11000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印刷大國和世界印刷中心。到2020年建成世界印刷強國。印刷業的快速發展,為印刷設備快速跟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項支持政策出臺

  近年來,政策也給予了數字化膠印機的發展很大支持。

  記者從印刷行業“十二五”規劃中了解到,采用數字化、網絡化控制技術全面提高膠印機、柔印機水平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點。

  “規劃”為傳統印刷機械特別是膠印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用數字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印刷機械,以完善配套為基礎,重點突破墨色控制系統、紙張張力控制系統、自動套準系統等共性和核心關鍵技術,加快數字化、智能化、高速多功能印刷機產業化。

  此外,去年年底國家頒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和“數字化、智能化、高速多功能印刷機械”被列入國家培育和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產品,為印刷設備業發展提供了空前大好機遇。

  去年8月,商務部、外交部、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11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十二五”期間促進機電產品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也首次把印刷機械單獨列為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重點行業之一。

  任務艱巨差距尚存

  齊福斌認為,要完成規劃所既定的目標,我們的道路還相當坎坷艱巨。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除了普遍存在的產業集中度低,企業規模小,科研創新能力弱;智能裝備和專用工具工裝不足;配套產品社會化水平低等共性問題外,還有一些行業自身的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高、中、低檔比例不合理。低端設備生產能力過剩,中端設備生產能力基本滿足需求,高端設備生產能力嚴重不足,基本依靠進口。

  第二,單張紙膠印機和卷筒紙膠印機的比例不合理。發達國家的印刷格局基本為“以卷筒紙膠印機為主,單張紙膠印機為次”。如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實現了以卷筒紙膠印機為主,卷筒紙膠印機主導著整個美國的印刷工業。日本2009年擁有商業卷筒紙膠印機1593臺,卷筒紙膠印機印刷銷售額占整個印刷市場的57%左右。

  而我國至今仍然是單張紙膠印機為主,據調查我國2010年僅擁有商業卷筒紙膠印機109臺。可見,我國單張紙膠印機和卷筒紙膠印機的比例不合理,需要大力發展既高效又方便靈活的卷筒紙膠印機,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三,無論是單張紙膠印機還是卷筒紙膠印機,只生產有水膠印機,而無水膠印機還未被提上議程。無論從無水膠印技術還是從綠色膠印的發展來看,無水膠印機都應該被盡快列入研發范疇。

  第四,在靜電成像數字印刷機中,采用膠印方式(即數字膠印機)在國外已經取得很大發展。雖然數字膠印機是我國目前數字印刷的主流設備,但其全部依靠進口。

  齊福斌還認為,目前我國少數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舍不得下“血本”,對新技術總想跟在別人后面,“照抄”、“照搬”。

  我國印刷設備企業科研投入一般不足4%,遠低于德國印刷設備企業8%的投入,加上我國全國印刷設備總產值還不如德國一個大企業的產值,科研資金不足可想而知。

  因此,發展我國產學研聯合及不同企業共性課題的聯合研發勢在必行,當然,提高國家的支持力度也是必須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