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雖已入春,但招工難問題仍然讓不少企業遭遇招聘“嚴冬”,溫州部分企業甚至面臨不敢接訂單、壓縮產能的困境。為應對這一難題,溫州印刷企業不斷提升設備自動化水平,斥資購入全自動化設備。
印刷包裝企業紛紛引入自動化設備
溫州市東印彩印包裝有限公司于正月十二開工,但由于工人返廠率不足,企業一直無法正常生產。這幾天,該公司總經理何峰就忙著在各個印刷機械企業考察,準備購置一臺全自動覆膜機。他坦言,如今工人的就業觀和價值觀有了很大改變,僅依靠以前人工和半自動機器相結合的生產模式,生產根本無法正常進行,只能引進全自動化設備,以應對陸續而來的生產訂單。
去年,曙光印業集團有限公司先后投入3000萬元,引進德國原裝進口的海德堡速霸XL75和SM74機等國際領先的設備,提高了企業自動化印刷的程度。曙光印業總經理王善強說,雖然自動化設備需要投入的費用較大,但是,其產生的高產能和好質量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為了緩解用工緊缺,剛搬入溫州市經濟開發區濱海園區新廠房的浙江三浹包裝有限公司也上馬自動化設備,不但用工數量有所削減,而且產量大大提升。
該公司副總經理周來生介紹,去年,公司引進了一臺進口的高速瓦楞紙板生產線,價值2000多萬元。原來30名工人每天最多的紙板產量是15萬平方米,引進該生產線后,人數不變,但是每天的產量能增加到30萬平方米,為企業節約了人才的需求,還提高了效率。
微小企業不惜成本購入百萬元設備
不僅規模較大的企業引進自動化設備,溫州一些微型企業也已經意識到,自動化設備能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長遠影響。
近日,瑞安一家微型鞋盒廠向平陽鄭樓的一印刷機械企業購置了一臺價值90多萬元的全自動化生產設備。鞋盒廠老板薛先生說,鞋盒廠規模很小,平常只需二十幾名一線操作工,今年春節后,老員工幾乎都未返廠,新員工也沒有招到,可訂單卻接了不少,廠里遲遲無法開工。
據介紹,這臺價值近百萬元的全自動生產設備,僅需操作工五六名,自動化升級對于緩解用工壓力立竿見影。薛先生算了筆賬,以前廠里一個技術工人每月平均工資為3000元左右,20個工人一年工資為七十幾萬,購入價值近百萬元的設備后,產能將大大提升,而且設備使用周期長達十幾年,完全可抵消原成本投入。
自動化機械生產企業訂單不斷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德集團正潤機械有限公司的訂單量有了明顯增加,銷售總監吳應義說,從9月份至12月份,公司自動化設備的銷量就占了全年銷售總量的50%左右,購買企業以江浙滬的居多,“在整個經濟狀況持續低走的環境下,自動化設備的銷售卻出乎意料的好。”
據了解,以正潤機械的“全自動天地蓋紙盒成型機”為例,訂單已接至4月份,僅2月份,公司就將售出16臺機器,每臺價值100多萬元。據了解,全自動天地蓋紙盒成型機可以一次性完成自動送面紙、面紙上膠、紙板自動輸送、紙板成型貼四角、定位貼合、紙盒成型等動作,生產效率相比傳統制作工藝提高了十幾倍。“這款設備只需2名操作工人,有效降低了制造企業對勞動力的依賴。”吳應義表示。
記者還從煒岡機械、華威等機械企業了解到,最近購買全自動化設備的企業特別多,機器基本處于被瘋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