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從紡織機械市場回歸分析中國的未來經濟發展趨勢

時間:2012-02-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不管是從統計數據,仍是從企業的實際銷售情況來看,2011年紡機市場都基本延續了2010年旺銷的態勢,但是進入四季度以來,紡機企業訂單的逐漸減少使得業內人士普遍對2012年紡機市場走勢不甚樂觀。

  不管是從統計數據,仍是從企業的實際銷售情況來看,2011年紡機市場都基本延續了2010年旺銷的態勢,但是進入四季度以來,紡機企業訂單的逐漸減少使得業內人士普遍對2012年紡機市場走勢不甚樂觀。

  事實上,判定市場的好與不好、冷與熱,需要看對比的坐標是什么。假如一定要與供不應求的2010年比擬,那么,恐怕以后的紡機市場都不會好了。

  2010年以及2011年上半年紡機市場之所以火爆,其根本原因在于2009年國家出臺的4萬億元的攙扶政策,這些錢投下去以后,其影響在2010年得以充分體現,2011年上半年則延續了這種勢態,進入2011年下半年逐漸回歸正常。所以,2010年紡機產品的熱銷有其特殊的政策原因和宏觀經濟背景,并不是一個完全自發的、正常的市場需求現象。假如企業能以一個理智的、平和的心態看待2010年的熱銷,2011年的逐漸放緩,或許對2012年就不會有太多的悲觀,甚至還會發現很多的亮點。紡織是一個很長的工業鏈,在這個工業鏈上各個行業的不同變化––棉紡行業的調整、化纖行業的復蘇、針織行業的走高、工業用紡織操行業的發展,將有可能給紡機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棉紡設備:更新改造市場巨大

  在國產紡織機械的出產結構體系中,棉紡設備占據了60%以上的份額。因此,棉紡設備的市場銷售直接影響著紡機行業的經濟運行狀況。2008年,我國紡機行業近十年來首次泛起產值和銷售收入負增長,就是由于棉紡設備的銷售陷入困境,細紗機僅銷售600多萬錠,相稱于最高年份的一半。而那一年盡管針織設備、無紡布設備、劍桿織機的銷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難以彌補棉紡設備銷售下滑對全行業帶來的影響。正所謂棉紡設備市場打噴嚏,紡機全行業就會患感冒。然而,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浸禮之后,紡機行業對于棉紡設備的依靠也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全行業銷售細紗機1000萬錠,其中近1/3是細紗機長車。氣流紡、自動絡筒機的銷售也都創歷史新高。產品銷售結構的變化充分說明棉紡行業對設備的投入不再是簡樸的數目增長,而更多的是更新改造和減少用工、進步自動化水平的需要。

  近十年來,除了2008年,我國每年新增紡錠都在1000萬錠左右,業內人士普遍以為這個數目偏多,再這樣增長下去將給未來的市場造成巨大的競爭壓力,每年新增500萬~600萬錠才是一個趨于理性的正常增長。這其中,除了適當的擴大規模以外,相稱一部門應該是用于更新改造。跟著“兩化融合”工作在棉紡織行業的深入,今后一段時間里,棉紡行業更新改造最重要的一個課題就是按照國家有關部分的規劃,開展設備的智能化專項攻關,業界稱其為智能化、信息化、專家智能系統。該系統通過信息的按期采集,實現設備的自我診斷、自我修復。而棉紡企業智能化出產線的建立和落實必需有紡機企業的協助才能完成。另外,在棉紡行業正在運轉的設備中至少有6000萬錠需要更新改造和進行技術晉升,好比,紡織企業為了減少用工,給細紗機短車配置自動絡紗小車等等。因此,即使2012年紡機市場比較冷,但對于棉紡設備而言,僅更新改造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化纖設備:繼承保持旺銷態勢

  化纖設備近年來的持續旺銷著實給化纖設備企業吃了定心丸,特別是化纖長絲設備,幾大主要設備出產企業訂單已經排到2013年,有的甚至已經排到2014年。所以,化纖長絲和部門滌綸長絲、錦綸長絲設備出產企業2012年的出產銷售已經沒有懸念。但是,粘膠長絲的發展因為廢氣排放題目的困擾將會受到阻礙;氨綸在經歷了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快速增長后也被業界歸到過熱行業之列,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陷入低谷,因此2012年化纖企業對粘膠長絲和氨綸設備的投入恐怕不會有太大的起色。

  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化纖設備的市場空間仍是巨大的。目前,全社會都在呼吁棉花資源緊缺,不斷地在尋找棉花的替換品。而能夠替換棉花的,除了開發自然纖維外,就只能依賴化學纖維了。因此,未來的化纖行業要發展的不是規模而是品種,是進一步解決仿棉、仿麻題目,解決滌綸纖維超仿棉的題目。這幾年來滌綸長絲之所以暢銷,就是由于通過改進工藝解決了仿棉、仿麻題目,紡出的紗線品種越來越多,這與滌綸長絲設備在技術上的貢獻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針織機械:工藝上風激活市場

  除了化纖設備,目前排在紡機暢銷榜第二位確當屬針織設備。針織行業是我國紡織行業過去幾年來規模發展和技術提高最快的行業,不管是針織產品的纖維消耗量,仍是針織服裝的數目均已超過了梭織。

  針織行業的快速崛起,與其具有梭織不可相比的優勝性密不可分。在這個追求高速度、高效率和低本錢的市場競爭年代里,針織的工藝流程短、制造本錢低,就是其取勝市場的寶貝。

  針織行業的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電腦橫機和圓機的市場需求。盡管去年8月份后,市場變化以及消費者決心信念指數的降低給針織行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走下坡路,而是泛起兩極分化現象,更多的訂單流向了有實力的大企業,如青島即發以及廣東的很多港資針織企業,但是一些小針織廠卻徐徐撐不住了,所以,造成了去年底圓機銷售不暢。事實上,訂單逐漸流向大企業后,對針織行業出產集中的進步是件好事,而且這些企業對設備的需求將再次被激發出來。

  在針織三大設備中,經編機市場表現最為不亂。經編機用于加工工業用紡織品占的比例相對較大,工業用紡織品不/像糊口紡織品受市場影響那么敏感。目前,風力發電機的玻璃纖維、碳纖維、加強布均是經編機加工的熱點應用領域,還有土工布格柵布等也都是由經編機來完成織造。所以,編織機的市場需求總體需求還是穩中有升。

  無梭織機:訂單取決設備機能

  跟著織造產品的多樣化,劍桿織機、噴氣織機和噴水織機的命運各不相同。

  經歷了2010年旺銷的劍桿織機,2011年市場逐漸回落。劍桿織機的主要應用領域是牛仔布、色織布、寬幅家紡布。2011年,牛仔布市場進入到一個清淡期,家紡行業因受房地產的影響產能擴張也顯著減弱,這些因素都大大減弱了劍桿織機的需求量;另外,以前劍桿織機所特有的機能,好比可以織寬幅的家紡布和色織布,現在噴氣織機、噴水織機通過技術改進也能勝任了,所以這兩類設備在2011年擠占了部門劍桿織機的市場。據統計,劍桿織機2011年的市場銷量同比降低了約1/3。失去了特有的上風,在速度和產能上又不敵噴氣織機、噴水織機,劍桿織機今后的出路只能向特殊領域發展或向高檔方向轉移。

  2011年,不管是國產仍是入口噴氣織機銷量都大幅增長。這是噴氣織機機能晉升后的直接效果,特別是能夠取代一部門劍桿織機的機能,從而使特寬幅的家紡布都選擇上了噴氣織機。據了解,幾家噴氣織機出產企業今年一季度的訂單豐滿,2012年有望繼承保持去年的旺銷態勢。

  噴水織機大多織的是滌綸長絲,所以滌綸長絲市場也經常被看作是噴水織機的睛雨表。2011年滌綸長絲市場的火暴不僅炒熱了滌綸長絲設備,同時也帶動了噴水織機的銷售。目前來看,長絲業發展正旺,包括恒力化纖在內的幾大化纖企業還在繼承擴大規模,所以噴水織機在2012年應該不愁訂單。

  印染機械:技術短板制約需求

  印染行業這幾年的日子一直都不太好過,偶然拉幅定形機、或汽流染色機、圓網印花賣得好一些。國家對節能減排強制性指標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從2010年起實施的《印染行業準入前提》無疑抬高了印染企業的準入門檻。2011年,國家把印染行業列入排污管理的重點行業之一,沿太湖地區的地方政府已經封閉了一大批印染廠。

  印染設備是紡織機械行業里最為復雜的一種設備類型,不同的纖維、不同纖維的交織混紡、不同的印染工藝都要用不同的印染設備。近年來,從國家節能環保要求出發,印染設備出產企業也在集中精力抓前處理設備的水耗和廢水處理,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解決,特別是針織前處理裝備技術。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國產印染設備出產企業沒有跟印染企業結合起來。因此,國產印染設備在很多方面還有空缺,還有良多低檔產品等待進步。所以,相對于棉紡、織造等設備來講,印染設備出產企業重點要關注的不是有沒有市場的題目,而是設備能不能知足企業的技術要求的題目。

  紡織專件器材:替換入口任務緊迫

  紡織專件和器材市場銷售有時候并不完全與上游企業同步,當紡織產品銷售不暢的時候,紡織企業為了開拓市場,往往會加大品種的更換頻率。2011年,因為棉花價格的大幅波動,很多企業從原來紡純棉紗改成紡化纖紗,相應的就不得不更換一部門器材,從而拉動了器材的銷售。所以,去年大部門的紡織專件和器材企業都保持了產銷兩旺的局面。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國產紡織器材大多占據的是低端市場,高端市場仍是緊緊地控制在國外企業手里。據統計,僅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入口紡織專件及器材就高達7億多美元,同比增長36.23%,占所有紡織機械入口的17.57%。之所以要入口,一方面是某些樞紐零部件我國企業尚未開發成功,好比自動絡筒機上的槽筒和空氣捻結器;另一方面是某些高檔紡織器材,海內企業盡管開發出來了,但技術水平和質量還不能知足企業需要,如清梳聯用金屬針布目前大多數依靠入口。另外,合用于高速紡紗、緊密紡用的膠輥、膠圈、帶集聚槽的有孔皮圈、集聚圈、上下銷、吊錠及高質量紗管等均有不同數目的入口。

  現在,紡織企業對設備的要求越來越趨向于高速、高產以及自動化。而主機要想實現這些目標,器材跟不上,是根本實現不了的。所以,加快產品研發步伐,出產出替換入口的紡織專件和器材將會為紡織器材企業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