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的中央“一號文件”正式下發。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9年聚焦“三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強調要加快農業機械化,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條件,不斷夯實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2012年度農機購置補貼與農機市場規模也將大幅提高。
有關專家表示,受國家對農業的政策傾斜和農機補貼的大力推動,預計2012年農機行業增幅將達20%左右,總產值將超過3200億元。
農機需求將大幅提升
“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快農業機械化。充分發揮農業機械集成技術、節本增效、推動規模經營的重要作用,不斷拓展農機作業領域,提高農機服務水平;著力解決水稻機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機收等突出難題,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畜牧水產養殖等機械裝備,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積極推廣精量播種、化肥深施、保護性耕作等技術;加強農機關鍵零部件和重點產品研發,支持農機工業技術改造,提高產品適用性、便捷性、安全性;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種養大戶、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購置大中型農機具;落實支持農機化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推動農機服務市場化和產業化;切實加強農機售后服務和農機安全監理工作。
事實上,目前農業機械化對我國農業貢獻率并不高,目前農業機械化率為53.5%,因此,此前農業部就專門出臺了《全國農業機械化“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到“十二五”末,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將有望大幅提升收獲機、滴灌設備等農機需求,農業機械行業或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期。
農機補貼將達200億元
“一號文件”明確了農機購置補貼只增不減。同時,2012年度農機購置補貼將遠超去年的175億元達到200億元以上的水平。而2004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的農機購置補貼總額也僅有199.7億元。
作為農機連鎖業的龍頭企業,吉峰農機(300022,股吧)無疑是補貼增加的直接受益者。吉峰農機始終注重零售終端網絡的發展,董事長王新明曾表示,吉峰農機的目標是率先在行業內躋身“超百億”級全國化連鎖企業行列。
據吉峰農機董秘刁海雷介紹,吉峰農機在2011年依托“點陣式橋頭堡”的市場網絡戰略格局,通過并購整合方式穩步擴張,已在全國建立了近200家直營店。而在2012年以及隨后幾年,吉峰農機將進一步提升市場網絡覆蓋面積。
對于剛在創業板上市的新研股份(300159,股吧)來說,“一號文件”中“增加農業科技投入”的政策無疑是對其專注的高端路線的助推。新研股份是國內首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農機上市企業,主要制造中高端農牧業機械產品。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5166.63萬元,同比增長45.16%~56.78%。新研股份董秘王建軍說:“國家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將直接增加公司的研發補貼。
往年的補貼額度在300萬元左右,今年可能會有較大增加。”
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副會長王玉獅則指出,盡管“一號文件”明確了農機購置補貼將會增加,但由于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因此2012年市場需求的增長可能將低于往年25%~26%的增速,相關企業不應完全依賴補貼而發展。
今年增速有望達
日前,從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獲悉,根據協會初步預計,2012年農機工業增幅將達20%左右,總產值將超過3200億元。
協會人士介紹說,2011年,盡管我國工業整體增速出現了環比下行態勢,但是農機規模以上企業的總產值依然保持了快速、穩定的增長。
協會數據顯示,到2010年11月份,農機工業總產值為2624億元,同比增長34.4%,增幅比全國機械工業高8.8個百分點。2011年全年農機工業總產值達2900億元。
據介紹,目前農機市場有利因素居多,2012年農機工業還會有不俗表現。
首先,農民種糧收益好,種糧積極性就高,對農機具的投入熱情就高。剛剛結束的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同比要提高2個百分點,達到56%以上,水稻栽植、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要超過28%、38%。
其次,農村結構性勞動力的短缺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大幅上漲,農業機械化作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很多地方雇工的作業成本比機械化作業的成本高出許多,加大了對農機具的購買需求。
同時,伴隨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農業技術集成應用的加快,農機專業合作社已成為農業生產的生力軍,得到快速發展。繼小麥跨區收獲后玉米跨區收獲開始形成,對市場起到推動作用。
更重要的是,國家對農機企業的支持會繼續加大。除了購機補貼工作的力度進一步提高外,2011年6月,工信部出臺了新的中小企業的劃型標準以及多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和財稅政策,這些扶持政策必將惠及農機行業的小型企業。
綜合以上原因,農機協會人士預計,全年農機工業總產值將超過3200億元,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左右。在主要產品中,大中馬力拖拉機將突破40萬臺,玉米收獲機將有30%左右的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