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淺談:紡織機械行業前景可期

時間:2012-02-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一批實力強勁的紡機企業脫穎而出,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無奈地關門離開。

      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一批實力強勁的紡機企業脫穎而出,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無奈地關門離開。浙江一家紡機企業2008年之前銷售一直不錯,但是金融危機來臨后迅速倒下。該企業老總經過深刻反思后認為,盡管這幾年市場不錯,但是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利潤很低,而利潤低又導致企業不可能拿出資金用于技術創新。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市場一有風吹草動,企業就難逃一劫。

  在談及一些大的紡機企業在這場金融危機中舉步維艱時,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勇認為,這些企業往往做得很大,但做得不強、不專、不精,生存能力及抗危機能力非常有限。這些企業必須認真考慮今后的出路,要利用這次調整的機會實現徹底的改變。對于全行業來講,金融危機將淘汰掉一大批粗放型企業,催生一批真正具有規模和實力的大企業,提升整個行業的綜合競爭實力,是一次加速行業整合的好機會。調整轉型的出路在哪兒

  近年來伴隨著紡織工業的迅速發展,中國紡織機械行業也借勢發展,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機械制造國。但我國紡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品的技術含量偏低。目前,中國紡機市場上國產設備的數量占到80%,但銷售額所占比例不足50%。2009年前11月,紡機行業實現利潤總額24.51億元,毛利率只有15.23%;虧損企業虧損額高達6.76億元,虧損面為17.57%。

  顯然,金融危機讓紡機行業自身存在的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贏利能力不強的弊端暴露無遺,全行業調整轉型勢在必行。

  這次紡機行業調整轉型涉及面最大的還是棉紡織設備生產企業。據了解,一些“船小好調頭”的小企業在2009年就已經開始調整,但是幾家大的、行業內的領軍企業,雖早在2008年已經開始尋找調整的方向,但調整的動作卻略顯遲緩。

  這其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這些企業——調整轉型究竟應該徹底轉身,利用紡機廠擁有通用設備的優勢,主動將手伸向其他行業?還是堅守紡機主業?

  對此,高勇認為,從當前形勢看,轉向目前比較熱門的行業領域不失一種有效的嘗試,比如數控機床、農用機床、汽車零部件等,這些產業的市場前景都比較好,值得企業去關注。另外,即使紡機領域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具體來說,企業首先應立足原有產品,從低檔向中高檔產品轉變,這也是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其次,企業可以把關注的重點集中在紡機行業內尚未涉足和開發的領域。一些新型纖維在相關領域的開發利用,對紡機設備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用于風力發電機葉片的玻璃纖維面料,在加工過程中要用到多軸向經編機、劍桿織機、噴氣織機;還有再生纖維織成無紡布所用的鋪網設備、熱軋設備現在也都沒有企業涉足,此外加工土工布用的寬幅織機、強力打緯的織機等產量也都非常有限。

  另外,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傳統產業設備也存在開發盲點。比如已經火了幾年的毛紡半精紡至今都沒有專用設備,企業普遍買的是老型號的梳棉機、細紗機,然后自己動手做一些改造。個別麻紡企業也是因為買不到配套設備,而用棉紡設備或毛紡設備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