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汽車發動機市場低迷

時間:2012-02-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汽車產業進入相關優惠政策退出后的調整年。整體產銷量分別完成1841.89萬輛和1850.51萬輛,產銷同比增長分別為0.84%和2.45%,創下13年來的低點。

  2011年,中國汽車產業進入相關優惠政策退出后的調整年。整體產銷量分別完成1841.89萬輛和1850.51萬輛,產銷同比增長分別為0.84%和2.45%,創下13年來的低點。與整車低迷相比,發動機市場表現更不如人意。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的統計數據,2011年,納入統計范圍的56家車用發動機企業,累計生產發動機1671.91萬臺,累計銷售發動機1697.14萬臺,與2010年相比分別下降1.21%和0.26%。這一增長率分別低于總體汽車產銷量增速2.05和2.71個百分點。

  從另一組數據觀察,以千瓦數統計的2011年車用發動機產銷量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64%和-3.39%,這一數據分別比按臺數統計的增長率低2.43個百分點和3.13個百分點。盡管在乘用車市場端呈現出SUV、MPV暢銷與交叉型乘用車難銷的局面,但是平衡商用車市場之后可以認為,卡車市場尤其是重型卡車市場的不景氣,是帶動以千瓦數(即發動機功率)統計的市場增長率更低的原因。如果沒有乘用車市場的平衡,則這一反差將更大。

  柴油機呈“重”衰“輕”旺格局按燃料類型劃分,2011年全年柴油機分別完成358.96萬臺和375.29萬臺的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9.11%和5.89%,與上年同期的增長率相比更分別大幅下滑34.14和36.25個百分點。從柴油機企業的整體表現看,2011年統計在內的23家柴油機企業中,累計生產量超過20萬臺的企業有6家(比上一年度少1家),累計產量超過10萬臺的企業有13家(比上一年度多2家),累計產量超過5萬臺的企業有15家(比上一年度多1家)。從累計生產量排序看,廣西玉柴、一汽集團、安徽全柴、濰柴控股、東風汽車股份、昆明云內和江鈴控股居于前7位,其中以生產輕型柴油機為主的安徽全柴、昆明云內和江鈴控股名次有所提升,而以生產重型柴油機為主的濰柴排名下降1位。

  在前7位之外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原來一直排在前7位的中國重汽,2011年一下子掉到了第12位;而前7位之外的北汽福田、濰柴動力揚柴、長城汽車和慶鈴集團等幾家以生產輕型柴油機為主的企業則均表現不俗。在前7位企業中,排序前5位廠家的生產集中度為56.02%,比上一年度下降3.43個百分點;排序前7名廠家的生產集中度為67.46%,比上一年度下降3.59個百分點;如果再選取東風朝柴與山東華源萊動兩家企業做統計,則排序前9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可達77.16%,比上一年度下降3.71個百分點。

  在柴油機生產企業總數不增多反而減少的情況下,在三個擋段的生產集中度持續兩年連續下降,已經完全顯示了重(型)衰輕(型)旺的市場結構變化。在柴油機企業的具體表現中,廣西玉柴雖然在上一年度下降的基礎上再次下滑,但仍以61.20萬臺的總產量而高居榜首。生產量較大的企業(年產量高于5萬臺)中,北汽福田(年度增長率79.55%)、慶鈴(36.44%)、長城汽車(23.99%)和濰柴動力揚柴(13.21%)的表現較好;中國重汽(-43.11%)、一汽集團(-24.54%)、東風朝柴(-21.06%)則出現了較大的負增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