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聚焦:細數中國工程機械的主要發展城市

時間:2012-02-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工程機械作為裝備制造業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近20年的黃金發展期中,帶領副產業迅猛發展。細數工程機械各制造基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工程機械作為裝備制造業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近20年的黃金發展期中,帶領副產業迅猛發展。細數工程機械各制造基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榮膺“中國工程機械之都”之后,徐州工程機械的發展腳步更為清晰:以徐工為龍頭,國資、民資、外資齊頭并進,同時以提升核心技術為抓手,逐鹿國際舞臺。除了徐工集團;還有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利勃海爾有限公司、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和徐州美馳車橋有限公司等10多家獨、合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

  打造國家級高新區目標瞄準德國魯爾

  目前徐州銅山區內已建成機械制造企業100多家,逐步形成了以工程機械產業為主的現代制造業集群。世界500強企業阿文美馳車橋、ESCO耐磨件、肯納金屬、約翰迪爾、中國最大的數控機床研發制造中心環球鍛壓、徐州徐挖機械等企業紛紛入駐,為開發區鍛造了從配套件到整機的工程機械產業鏈條。

  做大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徐州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銅山融入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老大--徐工集團,與徐工集團進行差別化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磨合,已經成為徐工集團的最大零部件供應基地。2011年初,投資過百億元的徐工重卡項目成功落戶徐州高新區,進一步增強了工程機械產業的集聚發展能力。也因此,銅山榮獲“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稱號。

  根據銅山區委常委、徐州高新區主任吳寶劍的介紹,徐州市委、市政府的目標是三年內將徐州高新區打造成國家級高新區,并在科技投入、產業布局、政策引導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優化和重新調整。

  談到徐州高新區之所以選擇發展以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制造業,吳寶劍說,首先,從整個徐州市來說,裝備制造業有很好的基礎,目前已經是徐州市三大千億元產業之一,相關產業鏈已經相對完備,尤其以工程機械為代表,已經具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其次,徐州市政府對這方面比較重視,江蘇省也頒布了“加快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的政策”,對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按照主動融入徐工集團的思路,積極發展與其配套的相關企業,以此來引領經濟的騰飛。

  江蘇常州

  江蘇省可謂工程機械大省,常州是緊隨徐州之后的工程機械行業生產基地,中國第二大工程機械企業集團--常林集團所在地。1994年開始,公司先后與韓國現代重工業株式會社合資建立了“常州現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現代(江蘇)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與日本株式會社小松制作所合資建立了“小松(常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三家合資企業投資總額合計26698萬美元,注冊資本合計12000萬美元,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挖掘機、大噸位裝載機、自卸車等工程機械產品,產品投放市場后銷量位居行業前列。2004年,公司又在馬來西亞合資建立“常林(馬)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將常林的工程機械產品生產、銷售進一步向東南亞延伸。通過合資合作,一方面公司取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在引進外資的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現代化管理,促進了公司產品技術升級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確保了企業自身快速、健康的發展。

  常州處于我國制造業最發達的“蘇錫常”產業帶最北端,以常林及外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為依托,常州市政府把工程機械作為支柱產業之一加以重點支持。因此,常州有非常好的工程機械投資環境,國際著名工程機械公司紛紛到常州投資設廠,常州也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工程機械制造基地之一。

  湖南長沙

  “十二五”期間,長沙市將致力于打造“世界工程機械之都”,力爭到2015年,長沙工程機械年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

  湖南工程機械異軍突起,并且超過江蘇、廣東,坐上全國工程機械行業“頭把交椅”.長株潭地區更是聚集了一批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其中僅長沙就孕育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三家工程機械龍頭企業,通過同臺競爭,將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泵車、履帶起重機等產品的研制一步步推至世界前沿水平。

  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規模企業30多家,配套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總產值去年突破1100億元。今后,長沙市將在政策、規劃、資金、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加大對工程機械產業的扶持力度。長沙在工程機械領域崛起的歷史,與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大批科技企業的發展與崛起歷程息息相關。

  其中,中聯重科在湘日誕“雙子”--投資約40億元的中聯重科中小噸位汽車起重機工業園、投資6.2億元的中聯重科德山液壓產業園奠基。前者主要為解決行業產能瓶頸,后者著眼于根治工程機械行業“短腿”,確保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在成功跨越1000億元大關后,“十二五”期間,繼續發力,保持健康、快速成長。根據預測,中聯重科兩大新建產業園區達產后,有望帶來超過100億元的規模效益,同時為社會創造逾4000個就業崗位,并將為長沙孕育出首個規模過千億的企業航母。截至目前,中聯重科在湖南、上海、陜西以及意大利米蘭等地的專業園區,已成為“長沙制造”的重要基地,中聯重科據此成為在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環保機械、建筑起重機械、路面施工養護機械、土方機械、專用車輛等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中聯重科氣勢磅礴的產業投資,作為“長沙制造”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收官之筆,意味深長,此舉也折射出長沙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逆勢增長的信心和勇氣。

  2010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成為湖南省首個過千億的子產業,規模和效益躍居全國第一,產值占到了全國的23%,全球的7.2%,是全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工程機械研發和制造基地,成為了發展速度最快、創新能力最強、市場份額最大,人力資源最集中,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工業主導產業和工程機械行業翹楚。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62家規模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3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084億元,利潤146億元,這3項主要經濟指標占全國比重均超過四分之一。

  2011年,湖南省工程機械在全國同行業中繼續領先。上半年,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907億元,占全國工程機械的比重達到29.3%,比去年提高4.8個百分點。工程機械規模企業實現利潤133.13億元,占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利潤總額的35.2%,整體贏利水平遙遙領先于國內兄弟省市。

  2011年8月初,盡管美國主權債務危機引發全球股市暴跌,長沙3家工程機械上市公司A股市值仍有2100多億元,接近全國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總市值的三分之二。

  目前,三一重工已將原有混凝土機械領域的領先優勢,擴展到了挖掘機領域,其在挖掘機市場的龍頭地位已經奠定。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是國家綜合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集中體現。工程機械作為裝備制造業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近20年的黃金發展期中,帶領副產業迅猛發展。細數工程機械各制造基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榮膺“中國工程機械之都”之后,徐州工程機械的發展腳步更為清晰:以徐工為龍頭,國資、民資、外資齊頭并進,同時以提升核心技術為抓手,逐鹿國際舞臺。除了徐工集團;還有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利勃海爾有限公司、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和徐州美馳車橋有限公司等10多家獨、合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

  打造國家級高新區目標瞄準德國魯爾

  目前徐州銅山區內已建成機械制造企業100多家,逐步形成了以工程機械產業為主的現代制造業集群。世界500強企業阿文美馳車橋、ESCO耐磨件、肯納金屬、約翰迪爾、中國最大的數控機床研發制造中心環球鍛壓、徐州徐挖機械等企業紛紛入駐,為開發區鍛造了從配套件到整機的工程機械產業鏈條。

  做大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徐州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銅山融入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老大--徐工集團,與徐工集團進行差別化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磨合,已經成為徐工集團的最大零部件供應基地。2011年初,投資過百億元的徐工重卡項目成功落戶徐州高新區,進一步增強了工程機械產業的集聚發展能力。也因此,銅山榮獲“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稱號。

  根據銅山區委常委、徐州高新區主任吳寶劍的介紹,徐州市委、市政府的目標是三年內將徐州高新區打造成國家級高新區,并在科技投入、產業布局、政策引導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優化和重新調整。

  談到徐州高新區之所以選擇發展以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制造業,吳寶劍說,首先,從整個徐州市來說,裝備制造業有很好的基礎,目前已經是徐州市三大千億元產業之一,相關產業鏈已經相對完備,尤其以工程機械為代表,已經具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其次,徐州市政府對這方面比較重視,江蘇省也頒布了“加快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的政策”,對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按照主動融入徐工集團的思路,積極發展與其配套的相關企業,以此來引領經濟的騰飛。

  江蘇常州

  江蘇省可謂工程機械大省,常州是緊隨徐州之后的工程機械行業生產基地,中國第二大工程機械企業集團--常林集團所在地。1994年開始,公司先后與韓國現代重工業株式會社合資建立了“常州現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現代(江蘇)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與日本株式會社小松制作所合資建立了“小松(常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三家合資企業投資總額合計26698萬美元,注冊資本合計12000萬美元,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挖掘機、大噸位裝載機、自卸車等工程機械產品,產品投放市場后銷量位居行業前列。2004年,公司又在馬來西亞合資建立“常林(馬)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將常林的工程機械產品生產、銷售進一步向東南亞延伸。通過合資合作,一方面公司取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在引進外資的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現代化管理,促進了公司產品技術升級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確保了企業自身快速、健康的發展。

  常州處于我國制造業最發達的“蘇錫常”產業帶最北端,以常林及外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為依托,常州市政府把工程機械作為支柱產業之一加以重點支持。因此,常州有非常好的工程機械投資環境,國際著名工程機械公司紛紛到常州投資設廠,常州也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工程機械制造基地之一。

  湖南長沙

  “十二五”期間,長沙市將致力于打造“世界工程機械之都”,力爭到2015年,長沙工程機械年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

  湖南工程機械異軍突起,并且超過江蘇、廣東,坐上全國工程機械行業“頭把交椅”.長株潭地區更是聚集了一批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其中僅長沙就孕育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三家工程機械龍頭企業,通過同臺競爭,將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泵車、履帶起重機等產品的研制一步步推至世界前沿水平。

  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規模企業30多家,配套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總產值去年突破1100億元。今后,長沙市將在政策、規劃、資金、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加大對工程機械產業的扶持力度。長沙在工程機械領域崛起的歷史,與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大批科技企業的發展與崛起歷程息息相關。

  其中,中聯重科在湘日誕“雙子”--投資約40億元的中聯重科中小噸位汽車起重機工業園、投資6.2億元的中聯重科德山液壓產業園奠基。前者主要為解決行業產能瓶頸,后者著眼于根治工程機械行業“短腿”,確保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在成功跨越1000億元大關后,“十二五”期間,繼續發力,保持健康、快速成長。根據預測,中聯重科兩大新建產業園區達產后,有望帶來超過100億元的規模效益,同時為社會創造逾4000個就業崗位,并將為長沙孕育出首個規模過千億的企業航母。截至目前,中聯重科在湖南、上海、陜西以及意大利米蘭等地的專業園區,已成為“長沙制造”的重要基地,中聯重科據此成為在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城市環衛環保機械、建筑起重機械、路面施工養護機械、土方機械、專用車輛等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中聯重科氣勢磅礴的產業投資,作為“長沙制造”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收官之筆,意味深長,此舉也折射出長沙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逆勢增長的信心和勇氣。

  2010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成為湖南省首個過千億的子產業,規模和效益躍居全國第一,產值占到了全國的23%,全球的7.2%,是全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工程機械研發和制造基地,成為了發展速度最快、創新能力最強、市場份額最大,人力資源最集中,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工業主導產業和工程機械行業翹楚。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62家規模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3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084億元,利潤146億元,這3項主要經濟指標占全國比重均超過四分之一。

  2011年,湖南省工程機械在全國同行業中繼續領先。上半年,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907億元,占全國工程機械的比重達到29.3%,比去年提高4.8個百分點。工程機械規模企業實現利潤133.13億元,占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利潤總額的35.2%,整體贏利水平遙遙領先于國內兄弟省市。

  2011年8月初,盡管美國主權債務危機引發全球股市暴跌,長沙3家工程機械上市公司A股市值仍有2100多億元,接近全國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總市值的三分之二。

  目前,三一重工已將原有混凝土機械領域的領先優勢,擴展到了挖掘機領域,其在挖掘機市場的龍頭地位已經奠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