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小微網”能否化解光伏“大寒冬”

時間:2012-01-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電力行業的發展,2012年國家將開啟智能電網建設的大市場,微網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其技術將不斷創新發展。近年來光伏電微網技術逐漸被廣泛地關注。

  隨著電力行業的發展,2012年國家將開啟智能電網建設的大市場,微網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其技術將不斷創新發展。近年來光伏電微網技術逐漸被廣泛地關注,主要是因為光伏電微網技術具有即發即用、無需儲能、適用性強、效益明顯等優點,所以已被普遍地認為是在目前情況下較為適合實際運作的一種新型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模式。

  光伏寒冬將至太陽能業的處境“卑微”

  2011年12月初,作為資本市場上反映靈敏的研究與操作者,多家券商陸續發布了對光伏行業的研究報告,幾乎不約而同地都用“寒冬將至”來形容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當下處境。

  如果說,近段時期以來此起彼伏的巨頭企業的破產傳聞、行業的近7成產能閑置、太陽能電池組件跌價60%等,都還是屬于“陣痛”的話,那么日前不斷升級的國際貿易保護戰卻更使我國的光伏行業感到了“令人膽寒”。這是因為,近幾年來主要依靠國際市場強勁需求來拉動的光伏行業,其對外需的依賴程度也已經相當地高,一旦國際市場上的諸多“不確定”因素逆變成為了需求的制約因素,并且使實際需求出現了明顯的萎縮,那將會是怎樣的一片“寒冬”?

  光伏產能已經大量閑置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有關專家的預計:2011年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的總產能,已經超過了2011年全球總裝機容量的50%。

  產能的嚴重過剩,直接導致了在被稱為光伏“雙子星”的浙江和江蘇兩省,光伏組件企業暫停運作的例子已是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光伏行業業內的巨頭企業在不久前也頻頻地被卷入“破產傳聞”。

  例如,2011年10月初,亞洲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硅片生產企業江西某企業被傳“可能申請破產保護”;2011年10月22日,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企業無錫某企業“將會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傳言雖在隨后遭否認,但國內光伏行業兩大標桿企業先后陷入“破產傳聞”,無疑勾畫出了光伏行業已是風聲鶴唳的慘淡現狀。

  還有,據浙江光伏中小企業聯盟的數據顯示:在浙江的374家中小光伏企業中,至少已有50%處于半停產狀態;而在拉晶和切片等環節,停工的企業甚至達到了70%-80%。

  而浙江太陽能協會的秘書長在2011年9月接受記者采訪時的說法也證明了這一點。據這位秘書長介紹:“在2010年新進入光伏行業的企業中,目前有70%的企業在觀望,這些企業還未開工投產,只處于設備調試階段,因為一般廠房設計、運送設備等基礎建設的周期是半年到一年。”

  海外市場情況起了變化

  綜觀近幾年來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懸于我國光伏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是對海外市場的過度依賴。

  2011年,伴隨著歐債危機的愈演愈烈,原本幾個應用大國連續削減補貼使得終端裝機需求明顯萎靡。其中,德國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裝機容量被下調15%;意大利將原有的上網電價補貼削減了4%~11%;捷克從2011年起對已建的光伏電站增收26%的稅費。

  由于上述這些歐洲國家占據了全球總裝機容量中超過70%的份額,需求的明顯萎靡必然也就引發了光伏組件的直線下降。例如,據知名報價機構PVinsights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11月16日,多晶硅的均價已跌至33.6美元/千克,相比2011年初時的90美元/千克,跌幅已達到了62.7%。

  而更使光伏行業感到“令人膽寒”的是,在曾經被許多業內人士寄望于能夠接過歐洲的需求接力棒的美國光伏市場上,一場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空前“指責”正甚囂塵上。

  例如,2011年12月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就“美國King&Spalding律師事務所要求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作出了初裁:以大反差票數,毫無懸念地認定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這就意味著,中國光伏企業在迎戰美國“雙反”漫長戰役中的第一戰已“告負”,“寒冬”已進一步地逼近。

  擴大內需不能靠“等”

  雖然業內人士基本上都清楚,懸于光伏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是對海外市場的過度依賴;同時也明白“破劍之道”就是必須要培育相對穩定并能夠實現穩步增長的內需市場。

 

  然而,現實的問題是,清楚也好、明白也罷,但在實際的運作中卻是“觀望、等待”。觀望什么?等待什么?說穿了,就是“觀望大市場、等待好政策”。并且,理由還冠冕堂皇“國內尚未形成完整垂直的產業鏈”。

  實際上,光伏行業內需消費的完整產業鏈已經形成,而相關的支持政策也在不斷地出臺。例如,2011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臺了《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確定了光伏發電統一的上網標桿電價,曾一度被視作啟動國內消費市場的訊號。

  完整產業鏈已經形成、支持政策也不斷出臺,還要等什么?回答看似也“理直氣壯”——等相配套的光伏發電上網政策、等國家電網并網收購的硬件條件成熟。

  確實,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由于分布式電源大量接入后可能會對現有國家電網的運行穩定性、潮流分布、電能質量、繼電保護等方面所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并且在程序與調度等方面也相當復雜。例如,在西部一些地區所建設的光伏電站,并網時需要進行升壓,所以必須要有升壓站和輸電線路與之相配套。

  還有,雖然國家電網“發展堅強智能電網”的部署已逐步具體化,智能電網的改造工程也已開始進入實施階段,但改造工程的全面完成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說,擴大內需不能靠“等”,因為擴大內需并不是只有“并網”這一條路,還有“微網”之路可以走。

  “微網”陽光逐漸出現

  從應用的類型來看,可以將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應用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太陽能光伏電站發電后由國家電網進行并網收購;二是太陽能光伏電站發電后完全自用與消化;三是太陽能光伏電站發電后在用戶側與電網輸電合并使用。

  而從應用條件的角度來分析,若由國家電網來對太陽能光伏電站的發電進行并網收購,那么為了避免國家電網受到沖擊或污染,就必然要涉及到比較復雜的并網程序、定價程序和較高的技術門檻;如果太陽能光伏電站發電后完全的自用與消化,則就必須要建設與光伏電站所配套的儲能裝置,而儲能裝置的建設不僅投入大、安全保障要求高,并且也較難滿足產業化發展的要求。

  基于上述的瓶頸原因,所以近年來“太陽能光伏電站發電后在用戶側與電網輸電合并使用”(光伏電微網技術)逐漸被廣泛地關注,主要是因為光伏電微網技術具有即發即用、無需儲能、適用性強、效益明顯等優點,所以已被普遍地認為是在目前情況下較為適合實際運作的一種新型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模式。

  例如,與近段時期光伏行業“寒冬將至”處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光伏電微網的推廣應用則可以用“陽光燦爛”來形容,“小微網、大市場”的趨勢已經日益明朗。如以光伏電微網應用的積極倡導者之一的上海奇亞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的經營情況來看,工程項目應接不暇,經營業績成倍增長,并且所承接的光伏電微網應用項目因為效果明顯而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多方努力化解“寒冬”

  無論是從確保我國實現節能減排既定目標、擴大內需使太陽能光伏行業得到實質性穩定支撐等方面來看,還是從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已經具備的實力、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市場前景等方面來分析,我國的太陽能光伏利用,尤其是光伏電微網產業化、規模化應用的條件已經成熟。

  例如,美國TESSolutions的董事長JamesLi先生在詳細考察了上海奇亞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承接的光伏電微網應用項目后認為:光伏電微網技術著重于從“系統集成”方面來切入分布式發電,不僅適合于在目前情況下進行實際應用,并且在未來也可與智能電網進行融入,既具實用性,更具前瞻意識。

  然而,現實的問題是,雖然“小微網、大市場”的趨勢已經日益明朗,但光伏電微網的被認知度卻依然很低,原因主要是近年來在光伏電微網技術的推廣應用中,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推廣企業“單打獨斗”的身影,而并沒有形成多層次、多方面的合力,從而出現了“微網陽光還難以化解光伏寒冬”的情況。

  所以說,“微網陽光能否化解光伏寒冬”的關鍵就在于,能否形成多層次、多方面的合力,因為只有多方努力形成了合力,“微網”陽光才能夠化解光伏“寒冬”,才能夠使“紅海”逐漸變成“藍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