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GE醫療大中華區總裁段小纓:在中國上山下鄉

時間:2012-01-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段小纓2010年接手GE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兼CEO時,GE醫療一直是全球最高端醫療器械的制造商,那些設備巨大、精密而昂貴,代表科技的最尖端。

  在段小纓2010年接手GE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兼CEO時,GE醫療一直是全球最高端醫療器械的制造商,那些設備巨大、精密而昂貴,代表科技的最尖端。

  GE醫療對這位之前在GE成功供職15年的女高管提出的業績目標簡單而復雜——“更加貼近中國需求”,這需求直接和中國政府萬億投入的新醫改相關。這位具有本土經驗及視野的新任CEO,被認為是該集團加強本土化、向中低端市場轉型提速的信號。

  從擅長的高端市場轉向中低端市場,僅僅是渠道和定位的轉向嗎?對GE醫療這樣龐大的公司而言,這種“向下”的延伸會不會埋下淺池“擱淺”的可能?而隨著中國等新興市場在其全球市場中迅速上升的地位,GE又將如何調整和定位原有的市場競爭優勢和發展可能?在明年開局的中國醫改第二個階段中,GE又會有一些什么樣的市場動作?

  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是GE醫療關鍵的一年,伴隨著第一階段醫改的結束,GE從原有高端醫療器械市場下沉到甚至四線城市,GE醫療的成績究竟如何?下一階段的目標又會有什么調整?

  段小纓:中國現階段的醫療需求和現狀其實非常復雜,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超大城市,甚至杭州、沈陽等這些二線城市,高端醫院的需求和美國最先進的醫院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需要的是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最好的醫療服務,而且要與國外同步,這是我們擅長的部分。

  同樣是在中國,甚至同樣是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城市社區和周邊農村地區,最基本的醫療需求也非常迫切,而且,這個需要遠遠比高端市場要大得多。

  坦白說,對于基層醫療產品,在過去的二三十年,我們都沒有太多的關注。不僅僅只是說GE醫療戰略問題,更多是大的市場環境問題。過去十年,中國的醫療發展相對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當中,這也是新醫改需要改變的目標,這塊我們花了相當大的力氣,今后兩三年當中,會看到我們在產品方面會有非常明顯的改變。

  2011年,GE醫療正式發布了針對中國基層醫療戰略“春風計劃”,這也是在中國首次公開明確的戰略調整。今后兩到三年時間里,我們預計有40多款為中國量身定做的產品投放市場,其中80%針對基層醫療市場,涵蓋幾乎所有產品線,包括CT、X光線、超聲、磁共振等。

  對我們來講,基層市場更多的是未知和有變數的領域,我們需要有策略上的微調。而且對中國的基層醫療,由于地域上的差距、經濟上發展的不平衡,東部的解決方案不一定適合西部。所以,我們需要對認知和了解的市場信息重新進行評估,在大的框架基礎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微調。

  日報:習慣了賣超大型昂貴設備的GE,在中國對價格高度敏感的農村市場,怎么保證有競爭力?

  段小纓:大家對于基層醫療的產品,往往覺得低價格、低技術、低成本。對GE來講,看重中國市場的發展,我們希望是有利潤空間的發展。首先,要滿足不同客戶群的需求,包括技術上、成本上的需求。對企業內部,也要求一定利潤空間的增長。達到這個目的,一個就是產品創新,可以通過創新降低成本。同時,讓客戶受惠,企業也有盈利空間。

  當然,為此,我們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本土化,不僅是產品設計上,以及產品制造上的能力。我們目前在中國戰略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產業鏈的本土化——以往主要服務高端,我們有相當大的產品是依賴于進口;隨著基層醫療大幅度地提升,我們在今后三年當中,希望在中國的生產能力在現有的基礎上翻一倍。通過產業鏈的本土化,包括制造、采購、供應商的流程優化,能夠降低成本,保證有利潤空間的增長。

  今天,我們在中國已經有5個生產基地了,在大格局不變的基礎上,我們會在今后三年當中,對產能實現翻倍的擴充。

  日報:在中國市場,西門子、飛利浦這些GE多年的全球競爭對手,他們也在開始市場“向下”的工作,而且都要早于GE,GE如何應對?

  段小纓:之前有統計數字顯示,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的年增長率約為10%,而中低端醫療器械的增長率達30%,這樣的情況下,大家一定會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市場。

  但一方面,中國基層市場實在太大了,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完全把持;另一方面,幾家的產品其實也各有特點和側重,GE的軟件,特別是針對基層醫療客戶的流程方面的設計,會是區別于競爭對手的一塊。

  此外,除了在產品功能簡化等方面的改進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也會影響未來幾家的競爭格局——剛剛結束的業界最高水準的北美放射學會年會(RSNA,RadiologicalSocietyOfNorthAmerica)上,“低輻射”的安全理念甚至超越了產品本身,可以預見,未來各家在這一點上的競爭一定會越來越激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