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航局預測,2012年春運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將達3488萬人次,航班準點率再次成為社會關注點之一。霍尼韋爾(微博)的綜合視景系統及Smart系列創新技術能夠有效提升飛行的效率與安全,減少因天氣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提升普通乘客的消費體驗并減少隨之而來的經濟損失。
“航班延誤”召喚創新技術及“下一代空管”
不可否認,“航班延誤”已經成為2011年度中國消費者最關注的熱詞之一,而頻繁發生的惡劣天氣則為這個熱點蒙上了愈加沉重的陰霾。2011年12月初,一場持續的大霧天氣籠罩了大半個中國,造成首都機場出現近年來最嚴重的航班延誤。僅12月5日下午五點至八點三個小時,首都機場即有91次進出港航班被取消,156個進出港航班被延誤。中消協和中國民航局運輸局在2011年末發布的數據顯示,有76.5%的乘客遇到過航班延誤,其中乘客們最常聽到的航班延誤原因為天氣原因,高達51.7%。相對于地面運輸和海運來說,影響空中運輸準點率的原因可能更為復雜,但無論如何,乘客普遍的不良感受確實對安全、高效航運提出了更高期許。
隨著春節等重要假期的臨近,民航將再次迎來運輸高峰。據民航局預測,2012年春運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將達3488萬人次,比2011年增加7%。這無疑將給原本在某些繁忙航路上已接近或達到飽和狀態的民航系統帶來更大壓力,如果再遇到惡劣的天氣,航班延誤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比平時更要明顯。
航班延誤這個民航安全運行的難點,涉及空域管理、航空公司運營、配套設備和技術等多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航空業的各個運作環節設置相關的共同目標:建設安全和效率并存的下一代空管系統,利用先進技術和管理來減少因天氣、流量控制等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使民航真正做到更安全、更舒適、更便捷,讓旅客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而準時的航空服務。
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高博安先生表示:“在中國的下一代空管建設中,我們期望將霍尼韋爾在歐洲和美國空管建設中已有的豐富經驗和領先技術帶到中國,通過提供不斷完善的技術裝備,幫助有效地改善航空公司的運營效率,減少因流量激增或天氣狀況等原因導致的航班延誤和取消,打造一個兼顧安全與效率的飛行環境。”
CVS技術讓飛行員無懼惡劣天氣
霍尼韋爾其中一項革命性的技術——綜合視景系統(CombinedVisionSystem,CVS),即能夠通過有效提升飛行員環境識別能力來提升飛行安全和效率,減少因惡劣天氣而造成的飛行線路臨時改變、航班取消或飛行時間延長等狀況,從而減少飛行成本的增加和安全隱患。
在飛行中,如果天氣惡劣,飛行員用裸眼難以辨別空中及機場的真實環境,就只能依靠儀表著落,但儀表數據又沒有裸眼觀察到的直觀,飛行員通常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儀表顯示的數據作出反應,這給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霍尼韋爾的綜合視景系統(CVS)則能夠通過形象的環境展示來幫助飛行員迅速的進行環境識別從而幫助其在短時間內作出正確決策。
霍尼韋爾的綜合視景系統(CVS)系統是其根據載有8億小時飛行記錄的數據庫構建而成的,能夠逼真地顯示數字三維地形和地面障礙物圖像。同時,飛機鼻翼上紅外攝像機提供的實時增強型影像疊加在由綜合視景系統提供的數字地形圖之上,飛行員便可得到完整的飛行環境圖像,在惡劣的天氣下也能清楚地看到跑道指示燈、跑道交通和其他地面情況,了解機艙外的實時動態。
在配備CVS的機艙內,屏幕顯示出三維立體的晴朗天氣圖像。當飛行員因惡劣天氣而從機艙窗口無法用裸眼看到降落跑道時,其清晰圖像已被完整顯示在屏幕上了。同時,在跑道指示燈被裸眼識別之前,飛行員已經可從紅外顯示屏上看到跑道位置和飛機的相對位置,從而成功實施安全降落。霍尼韋爾分析發現,如果使用了CVS,由于天氣問題而關閉的機場數量將減至原先的一半,而且該技術能提升飛行員的環境識別能力,減輕其工作負擔。
目前霍尼韋爾正與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緊密合作,對CVS進行認證并推向市場,以期進一步減少因天氣原因而導致的航班延誤,為乘客帶來福利,也減少航空公司的經濟損失。
Smart系列技術地空結合提升飛行安全和效率
除了CVS,致力于提升飛行安全和運營效率的霍尼韋爾推出的Smart系列也能有助于減少因天氣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和安全隱患。在Smart系列中,SmartRunway、SmartLanding和SmartTraffic均屬于機載航電設備,而SmartPath是第一個取得認證資質的衛星著陸系統。
SmartRunway和SmartLanding能夠有效提高飛行員在地面和空中的環境識別能力,并有助于減少飛機降落時沖偏出跑道的意外發生,大大降低安全風險。而SmartTraffic采用廣播室自動相關監視技術,能夠為飛行員提供更加清晰的視角以便其觀測飛機周邊的情況。此外,該技術可令飛機在臨界能見度條件下仍然能夠及時著陸,還可以幫助長途飛行的飛機提高燃油使用效率。SmartPath應用了新一代經濟型陸基增強系統,可通過縮減飛機之間的間距來提升機場的容量,并能夠促使航班準時離港。這樣一來,飛機可在抵達時的跑道上離港,由于天氣原因引發的航班延誤也將得到緩解。
由于中國空管系統起步較晚,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無論是地面雷達導航設備還是機載航電設計都存在數量少,技術落后的問題。但在發展下一代空管技術的過程中,中國航空業卻可以變劣勢為優勢,直接應用先進技術,實現跨越式提高。類似于霍尼韋爾CVS以及Smart系列的創新技術都能夠在技術層面有效的改善因天氣狀況帶來的安全隱患及航班延誤等民航運輸現存的問題,相信在借鑒領先科技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航班延誤等普通乘客感同身受的問題將有效得到解決,中國的航空業現代化建設也將迅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