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士達老板前幾天是訂我們公司的機票跑臺灣去的,這是一個在德士達門口徘徊很長時間的年輕小伙子,脫口說出的。而這個航空公司的小伙子總計被德士達光電欠機票款20多萬?!彪y以想象,機票也可以月結這么多。
根據村委會為德士達光電指定的清算律師所述,目前德士達粗算欠款2000多萬,大量的月結客戶都是以月結60天和空頭現金支票加封日期的形式開出的,由于在年底無法集中承兌支付承諾和討債人的壓力而不得已“跑路”。由于德士達經營規模和行業名氣不小,并參與較多的公共LED路燈地方標準的制訂,其中彩虹集團,凱信光源,德力普光電這樣的大額欠款,都是以月支付總額的一部分,余額部分累積為下月支付,長期累積下去越積越多造成的。由于德士達光電本身不做LED光源的封裝,其LED光源都是從臺灣進口,而現場東莞周姓一代理臺灣晶元LED光源的商人,都是由自己先墊付現金,以月結形式供貨給德士達光電的,至今累積超過400萬欠款未付。據德力普的銷售人員說德士達在2012年01月06日還在確定9000套的LED電源訂單,且出示了其空頭支票和合同供記者拍照,真沒想到在快過年了會出現如此狀況。另外光PCB都有幾家幾十萬和超過百萬欠款的。更有一家20余萬欠款的光源廠家是被德士達光電通過不斷更新過期支票達一年之久未結算成功的。01月09日寶安法院已經協同當地村委為其聘用清算律師,以便協調員工勞資賠償問題的優先發放和各債權人的進行債務登記。同時,許多與德士達有供應關系的廠家也在得知破產信息后陸續趕來。
德士達作為一個在深圳中等以上規模的LED照明應用企業,倒塌的原因據情況了解是由于的眾多工程款項未付,后續國外600萬美金的投資未到位,并導致無現金流支付所致的。目前的廣東LED照明企業倒閉潮流并未大量出現,但是LED照明企業的現狀卻值得我們深思,因為每個人都感覺到目前的狀況不容樂觀,很多LED照明應用公司無事可做。初期,由于很多炒房的,炒煤的等過度透支投資預期,不是真懂LED人覺得賺錢瘋狂的進入,使不少企業在同質化嚴重,出口瘦身,產品利潤率下滑,銀根縮等等原因情況,感覺生意難做。于是,無論是封裝廠還是LED照明應用工廠,都感到前所未有的資金短缺壓力。導致各個環節的廠商借延長貨款結算期,從產業下游的供應商處爭取資金周轉的空間與時間,這很快在市場中形成傳導效應,迫于競爭壓力市場中各關聯企業之間也開始啟動賒銷月結模式,相互賒欠、拆借貨款。放出去的貨款金額越集越多,時間越拖越長,使企業不能自控,交易中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從而導致現金流斷鏈破產。
2012年的房市,股市,實體經濟形勢的形式或許比金融危機的時候更嚴峻,尤其是中型、小型企業處境將更為艱難,80%的LED照明封裝企業資金吃緊或虧損,20%到30%的LED應用企業感覺到很緊張,不僅勞動力、原材料、油氣等價格快速上漲,就連租金都從每月每平方米14元漲到了18元。影響所及,有不少原先瘋炒的LED照明企業拋棄實體經濟而轉向資本投資,比如燈都古鎮很多企業就轉向了物業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的人工、原料、地租等成本開始提高,通貨膨脹開始加劇,加上國外的行業貿易壁壘逐步加深,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效應,讓這些LED企業無所適從。而現實中的錢荒、電荒、用工荒,壓得不少中小企業喘不過氣來,看LED照明行業這幾年,多少企業異軍突起,多少企業平步青云,多少企業舉步維艱,多少企業名存實亡……看看每天登記與倒閉的大大小小照明燈飾企業就知道了。亂哄哄的LED,你方唱罷我登場,興起與敗落,常如曇花一現。
所以,LED照明應用行業,經過了數載發展,看似格局穩定,成者自成。其實不然,在這種波瀾不驚的表象下面,實則暗流涌動。廣闊的LED照明行業前景,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再一次擺在我們面前。2012年必然是重新洗牌的一年。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其實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小企業在面對新的生態環境時,甚至有比大企業有著更大的適應性。有危機感與上進心的企業,必然相時而動,抓住這次洗牌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機遇。如此,方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