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關鍵要素: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氣體絕緣封閉式組合電器(GIS)、斷路器、接地開關和隔離開關。公司業績是受我國特高壓交流項目建設影響最大的上市公司。隨著晉東南-荊門示范工程擴建工程正式投運,我國特高壓交流項目建設有望逐步提速,公司業績也將走出低谷逐步回升。中電裝備的入主也為公司業務產品打開海外市場空間,海外市場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調研內容:
近期我們對平高電氣進行了實地調研,與管理層對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了交流。
調研結論:
特高壓GIS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潤增長點:
12月16日,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擴建工程正式投運。該工程是世界上首個具有500萬千瓦穩定輸電能力的交流輸電工程,實現了雙向、全電壓、大容量輸電,最大輸送功率達到572萬千瓦,達到當初設計標準,這標志著示范線工程取得圓滿成功。在電荒問題未得到有效緩解的背景下,特高壓交流建設也有望在2012年提速。
公司是公認的受我國特高壓交流項目建設影響最大的上市公司,2011年上半年GIS收入占比高達83.35%。按照我國“十二五”期間“三縱三橫一環網”的特高壓建設規劃,在GIS設備方面的投入近300億元,根據公司的競爭實力,保守估計也能獲得其中近1/3的市場份額。9月獲批的淮南-上海線項目33個GIS間隔正處招標階段,我們預計公司有望獲得其中的14-16個間隔,中標金額有望達到15-17億元,同時按照淮南-上海線的建設規劃,公司在該項目的大部分收入有望在2012年得到確認,這為公司業績在2012年繼續保持回升勢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若其它特高壓交流項目陸續招標將有助于公司業績全面好轉。
中電裝備入主為公司產品進軍海外市場打開通路:
國家電網公司組建中電裝備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開拓海外市場業務,南美地區的巴西、委內瑞拉以及亞太地區的巴基斯坦、敘利亞、印度等國都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中電裝備入主也使得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的渠道被打通,公司的常規電壓等級產品有望走出國門,從而避開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屆時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作為中電裝備旗下重要的資本運作平臺,在資產整合方面公司有望獲得先機。
平高東芝業績有所回升,形勢逐步好轉:
作為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平高東芝的投資收益同比增加幅度較大,相比去年同期的-1464.20萬元,2011年三季度則獲得666.08萬元的投資收益,全年公司有望從平高東芝獲得1000萬元左右的投資收益,這為公司年度扭虧為盈奠定了基礎。市場競爭方面,常規電壓等級產品競爭依然激烈,產品盈利能力仍然較弱。
另外,中電裝備與日本東芝公司合資建設東芝輸變電設備制造基地落戶平頂山,2010年10月開工建設,計劃建設周期為14個月,該公司主要生產銷售澆注絕緣件、GCB液壓操作機構及彈簧操作機構、鋁鑄件等高壓開關裝置的配件與零部件。建成后將滿足平高東芝公司的部件需求,這將有效降低平高東芝關鍵零部件的采購成本,進一步提高平高東芝的盈利能力。
農網改造也大有可為:
“十二五”期間,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將全面展開。根據2010年全國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會議,此輪農網改造為期三年,2010年由國家安排120億元財政資金,此后每年對農網的投入不低于上年度。按資本金占20%的比例計算,年投資額達600億元。開關設備在配網安全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場空間不容小覷。同時,農網改造領域的設備市場競爭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特征,公司在農網改造領域的產品及業務有望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及相對較好的盈利能力。
簽訂技術聯合開發合同,集團注重對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
2011年10月,公司與平高集團簽訂了五個開關領域項目的技術開發合同,合同均約定由平高集團出資,公司提供人員、設備及樣機的生產制造、試驗等所需資源。合同金額合計1.7億元。從合同期限來看,所有收入均可在2011年確認。聯合技術開發體現集團對上市公司的大力支持,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研發實力,對高端產品的研發投入得到加強。此種模式的資金投入有望不斷加大。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預計公司2011年和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28.2億和41.4億元,每股收益分別達到0.03元和0.2元,對應當前股價市盈率283倍和42倍。公司是中電裝備旗下重要的設備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領先,考慮到公司業績處于觸底回升初期,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國內外宏觀經濟持續低迷;特高壓交流建設進程仍低于預期;海外業務拓展進程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