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零部件企業多而不強 彼此之間競爭激烈

時間:2011-12-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了解,近日,《AutomotiveNews》公布了2010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排名

  據了解,近日,《AutomotiveNews》公布了2010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排名,美國、日本、德國分別有30家、28家、17家企業入圍,占全部的75%。其他25家被法國、韓國、加拿大、瑞典等10個國家所瓜分。其中,韓國企業表現最為搶眼,已經有4家企業入圍榜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迅速,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產值實現1.6萬億元。目前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約有3萬多家,已具備為年產1800多萬輛汽車、2400多萬輛摩托車提供配套和為社會保有的7000多萬輛汽車、11000多萬輛摩托車提供維修服務的能力。然而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我國零部件企業不僅規模小、行業集中度偏低,而且大部分靠低價惡性競爭,導致市場無序,產業水平無法提升。

  對于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的尷尬處境,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目前國內零部件企業多而不強,彼此之間競爭激烈,加上國際對手的步步緊逼,生存環境非常艱苦。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時間比整車企業還短,無論是技術底蘊還是人才儲備都與國際零部件企業差距明顯,因此短期內很難趕超競爭對手。而且,隨著電子技術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普及,國內企業與國際企業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另一個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就是中國零部件企業過去的成本優勢正逐漸減弱,中國通脹形勢加劇、財務成本上漲、員工工資上漲、地租價格上漲、物流成本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加上國內企業無法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的直接反映就是國內汽車零部件價格遠高于國外,因此,成本問題也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重大阻礙。

  而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沒有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入圍。另據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外資控制了汽車零部件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國產零部件銷售收入僅占全行業的20%至25%,擁有外資背景的汽車零部件廠商占整個行業的75%以上,在這些外資供應商中,獨資企業占55%,中外合資企業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配套于自主品牌汽車,市場占有率低。

  特別是在汽車電子和發動機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領域,外資市場份額高達90%,其中汽車的電噴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ABS和安全氣囊、自動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產量中,外資企業所占比例分別是100%、100%、91%、69%。

  在汽車產業界有這樣一句話,零部件強,則汽車工業強;零部件弱,則汽車工業弱。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汽車產業鏈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全球汽車工業價值鏈中,汽車零部件價值已占總價值的50%。但是,一個令人感到無限痛心的事實是,在中國躍為全球產銷大國之后,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依然十分脆弱。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