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收獲機械化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淺析

時間:2011-12-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今年三秋期間,我國玉米主產區累計投入玉米聯合收獲機18.9萬臺,完成機收面積1.68億畝,比上年增長4000萬畝。全國玉米機收水平超過33%,實現連續兩年超過7個百分點的高速增長,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今年以來,農業部繼續加大玉米收獲機械化工作力度,著力建立“補貼政策拉動、農機農藝互動、社會服務促動、梯度推進帶動”的發展機制,玉米機收呈現出全面鋪開、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據統計,今年三秋期間,我國玉米主產區累計投入玉米聯合收獲機18.9萬臺,完成機收面積1.68億畝,比上年增長4000萬畝。全國玉米機收水平超過33%,實現連續兩年超過7個百分點的高速增長,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強化組織領導,層層落實目標任務。年初,農業部將“提高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納入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和為農民辦實事的具體內容,對全年的玉米機收水平增長目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到各主產區。9月,農業部在河南省召開全國“三秋”機械化生產現場會,對做好玉米機收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河南省將玉米機收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評管理體系,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將玉米機收任務層層落實到機械和地塊。河北省成立了玉米機收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各方面力量,解決玉米機收發展有關問題。

  購機補貼給力,發展競相提速。今年中央財政用于補貼購置玉米收獲機的資金11.8億元,地方財政補貼超過1億元,新增玉米收獲機近4萬臺。吉林省、遼寧等省財政對購置玉米收獲機實施以獎代補、累加補貼。內蒙古、吉林、遼寧、山西、河北等省(區)玉米收獲機保有量比上年翻了將近一番,機具的大幅增長為玉米機收水平的快速提高奠定了基礎。山東省玉米機收水平比上年提高9.4個百分點,達到80.8%,在全國主產區率先基本實現了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等主產區的玉米機收水平增幅均超過8個百分點,呈現競相快速發展的好勢頭。山東、天津、北京、河南、新疆、黑龍江等6省(區市)玉米機收水平超過40%,在全國居于領先位置。

  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帶動效應明顯。農業部組織有關專家研討玉米機械化生產中的農機農藝融合問題,制定了《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對播種、施肥、植保、收獲等環節進行統一和規范,為大規模的機械收獲創造了條件。農業部在玉米主產區建立了62個部級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縣,積極開展示范推廣,探索總結高效的玉米生產機械化模式。各主產區在抓好部級示范縣建設的同時,因地制宜建設省級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做好機具選型配套工作,積極探索機械化技術路線和技術模式,充分發揮了典型引路、輻射帶動作用。

  抓好供需對接,培育壯大作業市場。積極指導農機服務組織開展訂單作業,提高了玉米機收的組織化程度,擴大了玉米機收市場規模,也保障了作業質量。山西省30對南北縣區簽訂了玉米跨區機收協議。山東省今年共簽訂玉米機收作業合同6000余份,完成跨區機收玉米1500多萬畝,作業總收入達到23億元。一些省出臺農機作業補貼政策,帶動玉米收獲機械化的發展。河南省開封、鄭州、焦作等地市對玉米機收作業給予每畝15元的作業補貼。山西省通過實施玉米機收秸稈還田作業補貼項目,降低農民玉米機收作業費,極大調動了廣大農民應用玉米機收技術的積極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