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國電龍源江蘇如東海上(潮間帶)150MW示范風電場一期工程99.3兆瓦投產發電。加上2010年9月底投產的如東32MW(潮間帶)試驗風電場,龍源電力在如東縣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總計裝機容量達到131.3MW。
龍源電力通過這個海上風電場的建設,探索和攻克了海上風電場建設的一些難題,使我國海上風電場建設的技術達到了歐洲的先進水平。同時把海上風電的安裝成本降到了每千瓦1.6萬元,只有歐洲的60%左右。按照現在的安裝成本和銀行貸款利率,海上風電每度電8毛左右,可以滿足運營需求。
根據龍源江蘇海上公司總經理張鋼說,項目目前成本約為每千瓦1.6萬元左右,低于歐洲每千瓦2.5萬元至3萬元的價格,但這個成本對風電并網并不占優勢。他認為,海上風電要大規模開發,還需在成本控制、風電機組、技術難點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2010年,國家能源局組織了4個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共計100萬千瓦。這些項目的開發將在4年內完成,這是中國為今后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制定電價政策及管理機制進行的有益探索。隨著海上風電的加速發展,海上風電將成為沿海一帶省市未來能源供給的主要來源。
根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2015年中國海上風力電裝機500萬千瓦,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3000萬千瓦。業內預計,“十二五”海上風力電裝機500萬千瓦的規劃將帶來800億元海上風電蛋糕,未來5年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據專家介紹,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各省、區、市開展海上風電規劃,推進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建設,重點開發建設江蘇、山東海上風電基地,推進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市海上風電建設。
國家能源局還將組織有關單位在匯總各省區市海上風電規劃成果基礎上,綜合考慮風電場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建設條件及電力消納市場等因素,有效安排前期工作方案,落實風電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