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領域利好連連。繼國家能源局15日正式公布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目標后,財政部19日公布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確定為8厘/千瓦時。按著這一標準,每年將征集220億左右的資金,用于滿足目前補貼可再生能源的需要。
國家釋放對新能源政策的積極信號,不斷吸引資本聚焦這一領域,以全球最古老的金融集團———愛德蒙羅斯柴爾德為代表的國際資本,紛紛進入中國設立中國基金,試圖在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分一杯羹。
每年將征集220億補貼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終于塵埃落定,確定為8厘/千瓦時。
我國2006年通過的《可再生能源法》規定,電網企業按照中標價格收購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超出常規火電上網標桿價格的部分,附加在銷售電價中分攤??稍偕茉措妰r附加的征收標準最初為2厘/千瓦時,2009年11月起調至4厘/千瓦時,此次是第二次上調。
目前執行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為4厘/千瓦時,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此前曾測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每年可征集100億~110億元資金。而按著8厘/千瓦時這一標準,每年將征集220億左右的資金,用于滿足目前補貼可再生能源的需要。
可再生能源領域堪稱利好連連。在財政部公布可再生能源基金的前幾天,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目標。
按規劃,到2015年,風電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將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2015年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將2015年國內光伏裝機規劃從原來的5GW上調100%至10GW后,再次上調50%達到15GW,顯示中國對太陽能產業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而對于風電、光電“上網難”瓶頸,國家能源局透露,下一步將推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可能在明年初形成和實施。
中國新能源政策被看好
“中國政府不斷釋放對新能源政策的積極信號,資本看好這一領域的市場與發展。”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對南都記者說。
楊富強表示,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可以提升可再生電力的比例,利于國內需求增長。
楊富強坦言,目前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政策非常積極,無論是國際資本,還是中國國內的資本,都非??春谜恼?。
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電投副總經理李小琳持相同觀點。她對媒體表示,有的電力企業新能源結構比較單一,投資、支出比較大,主要靠國家政策性的支持。我們的新能源發展,我把它叫做“風生水起”,現在是“風”(風能發電)、“生”(生物質能發電)、“水”(小水電)、“光”(光伏發電),都有新能源。
據她介紹,其公司在新能源發展中,第一個在資本市場開拓。到目前為止,“我們新能源沒有伸手向國家要過錢,成功地運用了香港的資本平臺。我們新能源的債務很低,從第一年就有2000萬元的盈利,到現在5年,有8億元盈利,總資產達到910億元。無論從經營管理上,還是產融結合上,都做了比較好的嘗試?!?/p>
國內外資本瞄準中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以愛德蒙羅斯柴爾德為代表的國際資本紛紛進入中國設立中國基金,試圖在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分一杯羹。
今年10月,聚光光伏發電系統開發和生產企業———上海聚恒太陽能有限公司就獲得愛德蒙羅斯柴爾德中國基金近千萬美元的投資。愛德蒙羅斯柴爾德同時在積極地尋找下一個投資目標。
此外,美國著名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哈德森清潔能源合作伙伴公司與揚州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成立哈德森(揚州)清潔能源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主要投向清潔能源領域。哈德森的每筆投資金額是5000萬到1億美元,其合作對象包括美國國家能源局、高盛集團等。截至目前,哈德森已經投資7家公司。
政府資本同樣看好這一領域。譬如,目前國內最大的民營清潔能源企業———漢能集團,19日獲得國家開發銀行將通過投、貸、債、租、證等多種金融業務向漢能控股集團提供300億元的融資授信支持,用于漢能在全球開發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電力的發展,幫助漢能引進、消化和吸收世界上先進的太陽能發電技術。
事實上,新能源成為了資本聚焦的領域。來自清科集團的數據顯示:全球2010年清潔能源投資已經增至創紀錄的2430億美元,其中主要投資集中在全球前20大經濟體。全球有45個碳交易市場和超過6000只私募股權基金,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數百億美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