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將實行年度開發計劃管理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終于揭開神秘面紗。
15日,在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CRESP)一期總結會上,國家能源局透露,正在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顯示,到2015年,風電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將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加上生物質能、太陽能熱利用以及核電等,2015年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會上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能源局將對風電實行年度開發計劃管理,保證風電開發有序進行;完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
目標初定
此前,關于“十二五”時期風能、太陽能的發展目標,業界眾說紛紜。直至昨日,國家能源局對外透露了“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的具體目標。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周鳳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國家能源局提到了可再生能源未來的發展目標,但是由于規劃尚未正式發布,規劃目標的數字難免有改動的可能。
“這已經是變動好幾次的結果了。”周鳳起說。
據記者了解,單就太陽能發電而言,此前“十二五”時期裝機容量規劃目標為1000萬千瓦。但是此后不久,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處長董秀芬在一論壇上透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規劃目標可能將調整為1500萬千瓦。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告訴記者,電網對于提高裝機容量是可以承受的,關鍵在于后期如何消化使用。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會上表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經歷了一個規模化快速增長時期和能力迅速形成時期,“十二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要在規模和基本產業鏈條形成的基礎上,在質量上實現飛躍,建立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配額制明年或將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為促使我國非化石能源發展,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難題,國家能源局透露下一步將推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此前表示,配額制沒有非常可操作的方案,要做到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需要更多的研究。
據了解,配額制已經有了一個初步框架,配額制或將規定發電企業在發電和電網企業在并網時都將使用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
周鳳起告訴記者,配額制難在配額對象上,究竟對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要求使用多大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來看電網企業對可再生能源積極性并不高。”周鳳起說。
據了解,CRESP項目是我國與世界銀行和全球環境基金(GEF)合作開展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項目。
根據我國政府與全球環境基金和世界銀行的合作協議,CRESP項目計劃分三期實施,GEF為項目一期實施提供4022萬美元贈款。
目前CRESP一期項目實施順利結束,據初步評估,CRESP項目一期的實施帶動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增長超過90億元,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產值超過100億元。全部項目實施后,將增加年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近35億千瓦時,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碳計)約9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