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工程機械行業雖然增長情況并未如2010年般取得飛速進步,但仍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國家經濟已經進入適當調整和理性回歸階段,隨著部分刺激經濟政策的逐步退出和國家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在2011年出現的工程機械行業預期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十分大。目前整個工程機械高增長的黃金期結束,進入緩慢增長階段。就挖掘機行業而言,挖掘機協會會長曾光安認為未來十年挖掘機的增長將趨于平緩,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廠商和代理商盈利將逐步下降,現金流將成為經營的重點,技術創新將成為行業發展主流,營銷模式將進一步向后市場演進,國產零部件將取得重大突破。
工程機械行業高增長過程中暴露的問題
據《2011-2015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幾年來行業內產能增速過快,致使行業內競爭秩序不規范,甚至不正當經營的現象屢屢發生,有獎銷售、零首付、低首付、融資租賃比例過大和租賃公司門檻過低、二手設備管理不夠等等,擾亂了市場秩序。這些不正當競爭的現象對于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高增長黃金期結束后回歸理性增長
經歷了2011年第一季度火爆增長后,整個行業進入了低迷狀態,就目前行業的這種態勢而言,適當的緩沖是有利于行業未來整體的發展。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講到:今年一季度,在去年工程機械市場高熱的慣性作用下,銷售數字繼續增高,3月份出現了歷史高點,挖掘機當月銷售43299臺;裝載機銷售39989臺;汽車起重機銷售6860臺。從二季度開始銷售數額逐步下降,產成品庫存和經銷商庫存明顯增加,應收賬款持續增長,部分產品一直在底部運行,只有少量產品從8月份才開始扭轉了連續下降的態勢。這是由于國家在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十分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的形勢下,堅持宏觀調控政策取向不動搖;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宏觀調控的首要位置,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同時,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出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措施,包括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流動性管理和加大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等,促使工程機械行業快速理性回歸,逐步回到平穩的發展狀態,以便保持正常的增長速度。這符合國家宏觀調控預期,有利于工程機械行業長期穩定較快發展。
看似處在低迷狀態的工程機械行業,事實上是一種回歸理性增長的狀態,是一種符合當前國家宏觀調控的發展需要。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一個高增長期雖然已經結束,但整個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卻并沒有暫緩,從國際角度看,未來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依然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