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太空太陽能將成為未來新能源

時間:2011-12-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國外媒體報道,據法國巴黎的國際航太科學院的一份最新報告,人類將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內在技術上掌握目前正處于研發中的太空太陽能技術,并將這一計劃付諸實踐。

  據國外媒體報道,據法國巴黎的國際航太科學院的一份最新報告,人類將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內在技術上掌握目前正處于研發中的太空太陽能技術,并將這一計劃付諸實踐。更重要的是,根據這一報道顯示,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未來30年內太空太陽能技術可能是目前商品能源的一種經濟可行的替代方案。

  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航天工程研究中心的弗蘭克透露,事實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正在推行其太空太陽能技術演示計劃”,同時其人造衛星預計到下一個十年結束時升空,到2030年時建立一個完整的太空太陽能試驗系統。

  根據國際航太科學院的報告,驗證太陽能發電衛星系統概念演示計劃的時機已成熟,而這一驗證計劃對于為工程師,決策者和公眾建立信心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能促使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日趨成熟,并促進太陽能發電衛星部署繼續進行。不過現在部署甚至測試的障礙是,許多現有的太空太陽能平臺是以發射必要設備進入軌道為代價的。

0太空太陽能將成為未來新能源

  弗蘭克表示,準備這一必要設備是有成本的,而此成本也與載人實驗相關。因為實驗涉及到人,對與安全隱患的考慮就使這一演示計劃的成本增加。另外算上從地球到空間站的花費,這一計劃成本達到數百萬美元。這就是該領域的一些專家在考慮投資回報后,認為開展大規模的太空太陽能實驗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的原因。

  在德國的激光實驗工作的英國薩里大學的斯威尼表示,這項工作的初步目標并未著眼于替換現有的所有能源供應系統,而旨在為特殊情況提供能源,如災區和戰亂地區。

  太空太陽能的核心理念在20世紀70年代已開始發展:即把太陽能電池板置于人造衛星之上,然后把收集到的能量傳送回地球上的接收器,最后轉換為電能。收集太空中的太陽光意味著太陽能電池板必須在大氣層氣壓下完全吸收太陽能。與地球處于同步軌道的衛星,可以全天侯暴露在陽光下而避開云層覆蓋。同時由于衛星的高度,收集到的太陽光可以被快速的被重新傳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