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鋼鐵業的形勢及鐵礦石價格走勢分析

時間:2011-12-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在在鋼鐵全行業陷入窘境的時候,三大礦山掌控的鐵礦石仍在“掠奪”整個行業微薄的利潤。

  鋼鐵業陷入了歷史上盈利的最低水平。

  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在在鋼鐵全行業陷入窘境的時候,三大礦山掌控的鐵礦石仍在“掠奪”整個行業微薄的利潤。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我國進口鐵礦石55793.4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0.86%;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166.66美元/噸,比上年同期上漲34.33%。

  正可謂是冰火兩重天,這邊鋼企已經到了歷史上最困難時期,而那邊的上游礦山仍在大幅盈利。

  鐵礦石仍在“掠奪”鋼企微利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1月28日發布的鐵礦石價格指數顯示:國產鐵礦石平均價格為1008.73元/噸,環比每噸上升8.03元;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136.47美元/噸,環比每噸上升8.03美元,折人民幣含稅價格為1014.76元/噸,環比每噸上升59.76元。

  此外,在鋼價下挫、礦價堅挺的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盈利水平跌至歷史最低水平。10月份,鋼鐵全行業盈利處于歷史最低水平,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產品銷售利潤率僅為0.47%;實現利潤13.75億元,比9月份下降82.6%。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前秘書長羅冰生日前表示,按照今年1至10月進口礦漲價部分計算,由于比上年同期多花237.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4.53億元,是同期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841.67億元的近2倍。羅冰生說,上游礦山大幅盈利使得全球鋼鐵業受到巨大損失,這樣的狀況極不合理。

  他同時還指出,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取而代之的是三大礦山單方面執行的指數定價。國際礦山已不再和鋼廠協商鐵礦石供應價格,只是在漲價前將報價告知鋼廠。

  “國際鐵礦石價格的翻倍上漲使得進口鐵礦石這一項就占到總成本的50%左右,企業的利潤也一再被壓縮。”有鋼企負責人稱。

  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在這種形勢下,鋼鐵業要想扭轉微利甚至虧損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同時,蘭格鋼鐵研究員張琳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來看,鐵礦石還是供過于求的。從11月份以來,庫存基本上都是超過一億萬噸的。在價格上,雖然10月份有所下跌,最低到達128美元/噸。但是從11月份又開始上漲,從128美元/噸一度上漲到150美元/噸。這兩天利好消息較多,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2月2日,從144美元/噸上漲到155美元/噸。總體上看,鐵礦石價格還處在高位,金融危機的時候鐵礦石價格到達過68美元/噸。

  鐵礦石價格長期內仍較強硬

  據蘭格鋼鐵網介紹,在鐵礦石短期合約以及國內外鋼市疲軟面前,鋼價成為左右礦價漲跌曲線的主角,特別是中國的鋼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全球鐵礦石貿易市場。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鋼市只影響了鐵礦石價格在120美元-200美元區間的漲漲跌跌,鐵礦石價格仍在高位。

  張琳表示,在如今鋼鐵企業微利的時代,國內鋼企面對鐵礦石價格的漲跌似乎已經沒了籌碼。從鐵礦石短期合約以來,鐵礦石價格都是跟著國內鋼市走。例如17號鋼價下跌,22號鐵礦石的價格也有所下跌,一般鐵礦石的價格相比鋼價會有一個緩沖。礦價抗跌性比較強,鐵礦石處于一個比較強硬的價格。再加上礦業巨頭已經占據主角,鋼價上漲,礦價下跌的情況不太可能出現。

  此外,她還指出,鋼企庫存一般不會留太多,一旦集體補庫,就會帶動鐵礦石價格開始活躍。對于成本一直在高位,而下游的需求又不好,鋼企的日子恐怕一時難以有所好轉。

  “目前來看,主要還是要取決于國內鋼市的回暖。如果國內需求上升,鋼企產品有所回升,即便鐵礦石價格同時有所上漲,鋼企的窘境也會有所改變。”她說。

  而除了成本過高,鋼鐵業的產能過剩也在制約行業的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的鋼鐵行業嚴重產能過剩,導致行業不景氣的主要原因是鋼鐵工業受經濟周期影響,需求量大幅下滑。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不久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勞動力價格剛性上升,鐵礦石高價一直難以改變,中國鋼鐵需求平均增速將回落到個位數以內,鋼鐵產能過剩將是一種常態。

  但是,苑志斌指出,當前國家經濟已經進入適當調整和理性回歸階段,隨著部分刺激經濟政策的逐步退出,經濟增速逐漸回落,市場需求減弱的形勢已經成為主旋律。

  “但若鋼鐵行業下游需求進一步下滑,且形勢進一步惡劣,鋼鐵行業或將繼續出現業績大幅下滑,這一現象有可能對鐵礦石價格產生逆向刺激。”他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