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物聯網的產值將會成倍增長,其發展速度是互聯網的3至5倍,所涉及到產業鏈非常廣,這對中國未來經濟的轉型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日前在杭州舉行的中國首屆物聯網實際應用高層論壇上,專家建議,地方和企業在發展物聯網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根據自身的特點找準定位,避免出現一窩蜂的情況,造成資源浪費。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要內容之一的物聯網,是對互聯網和通信網的網絡延伸與應用拓展,目前已經逐漸顯現出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任劉獻軍在會上表示,2011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933億元,主要集中應用在安防、電力、交通等行業,預計未來10年,我國物聯網應用規模將是一個上萬億級別的高科技市場,將會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國防、軍事等領域廣泛應用。
在杭州市經信委高新技術產業處處長王明興看來,物聯網這個領域,政府主管部門下一步重點關注要集中在自主創新方面,尤其是要扶持民營企業。據了解,近10年來,杭州市已經投入了十多億的財政資金,用于扶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支持包括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新興產業的自主創新。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尤其要避免重復建設。從杭州物聯網的發展情況看,應用企業占了絕大部分,但很多企業開發的內容卻都是重復的,而政府選擇的標準,則是要看企業是否在某個領域有創新,是否能夠提供比別的企業更好、更有效的應用方案。“只要是新的應用模式,以及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政府也會給予一些必要的支持。”
專家建議應加強自主創新避免陷入“過剩”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