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分析:廣東LED產業探索發展新模式

時間:2011-12-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LED產業是當前廣東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也是科技部門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促進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主攻方向。

  LED產業是當前廣東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也是科技部門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促進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主攻方向。去年以來,特別是廣東全省LED路燈應用推廣廣州現場會召開之后,省科技廳牽頭會同省LED照明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有關地市,以自主創新為主線,以LED路燈示范工程為突破口,以商業模式創新和方法創新為先導,全面加大LED照明技術及產品的推廣應用力度,全力擴大終端市場需求,拉動LED產業不斷取得新突破,躍上新臺階。

  示范規模全國領先

  助力廣東LED產業產值翻番

  據統計,2010年,廣東全省共推廣應用LED路燈20萬盞,示范路段總長2000公里,超額完成“千里十萬”LED路燈示范工程的建設任務。在終端市場強勁需求的拉動下,全省LED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53億元,同比上一年翻一番,企業接近3000家,從業人員55萬人,帶動就業220萬人,產值和規模繼續位居全國首位,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熱點。惠州科銳、比亞迪照明等一批超10億元的重量級項目紛至沓來,總投資60億元的臺灣洲磊LED芯片等巨無霸項目的落戶,預示廣東LED產業即將迎來新一輪井噴。

  獨創特色商業模式

  擊碎LED路燈示范工程成本堅冰

  在推動實施“千里十萬”工程等工作中,廣東省分別選取買方信貸、賣方信貸、“企業+銀行+用戶”等多種商業模式進行試點。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無法有效破解LED路燈示范工程融資難的瓶頸。為此廣東科技部門進行了比較分析,找到了其中的短板。首先,LED路燈生產企業規模小,自有資金難以支付龐大的工程投資,而向銀行貸款又因資產負債率過高而不符合放貸條件,所以賣方信貸難以操作;其次,國內的合同能源管理(EMC)公司規模更小,即使拿到了工程合同,銀行認為項目風險太大而不愿放貸,傳統EMC甚至“EMC+銀行”的模式也水土不服;第三,地方政府由于財力有限、部門利益糾結等原因,不愿為LED示范工程融資或提供擔保,買方信貸也無法實施。通過對上述商業模式的缺陷分析,科技部門設計了“合同能源管理+供應鏈管理+金融”的新商業模式,即選擇有實力的供應鏈管理公司與EMC公司結成戰略伙伴。一方面,供應鏈管理公司憑借自身財力,并通過示范工程的投資爭取銀行的大額低息貸款。同時,供應鏈管理公司通過對生產、銷售、工程、服務等流程的垂直整合,可有效地控制產品質量和工程風險。另一方面,EMC公司以供應鏈管理公司爭取到的授信額度為后盾,全力開拓市場,承接更多的工程,又進一步增強了供應鏈管理公司與路燈制造企業的議價能力,這種良性循環構成資金流動的閉合鏈條,使工程的運營成本得以大幅降低。為均衡各方的利益訴求,該省還設計了25%∶75%的資金解決方案。即省、市財政按LED路燈總造價的25%投入財政性資金(其中省財政給予10%的無償補助),其余75%由供應鏈管理公司負責融資投入。該方案將進一步降低工程的融資風險,大大增強新模式的可操作性,真正讓EMC模式在LED示范工程中大展身手,取得實效。該模式一經推出,立即受到佛山、中山、東莞、珠海、惠州、江門等市的歡迎,紛紛與省科技廳簽約共建綠色照明示范城市,計劃2年內運用新的商業模式安裝40萬盞LED路燈。

 

  創設產品評價標桿體系

  打造甄別LED產品質量的標尺

  針對目前LED產品質量檢測手段跟不上技術發展,技術標準缺失,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競爭無序的行業難題,省科技廳在全國率先推廣應用LED產品評價標桿體系。通過選擇與產品質量密切相關的指標,借鑒發達國家在LED領域的檢測標準和技術方法,制定統一的測試方法,對已規模化應用并廣受好評的產品進行定期檢測,獲得代表行業產品創新水平的標桿指數。在統一的檢測條件下,通過與標桿指數進行比對,從而對產品質量進行評價和分級。2010年6月23日,這一創新方法一經發布就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為保證標桿體系的公正性,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標桿體系管理規范進行了修訂,并由廣東省半導體光源行業協會擔當標桿體系的執行機構。目前,基于標桿體系共發布2批《廣東省綠色照明示范城市推薦采購產品目錄》,面向全省推薦50個用以替代3種普通高壓鈉燈的LED路燈產品,成為評價LED產品質量和示范工程效果的重要依據。

  整合全省創新資源

  新技術路線成降成本終極利器

  充分發揮財政專項資金的杠桿作用,整合2011年省戰略性新興產業LED產業專項資金、省重大科技專項資金等創新資源,重點支持以新技術路線攻克固體微區激光剝離設備,新型多片HVPE設備、金屬基垂直結構大功率LED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國外封鎖或填補國內空白。如南海旭瑞光電公司研制的藍寶石襯底激光剝離專利技術可將大功率LED芯片成本降低70%,東莞中鎵公司成功制備氮化鎵同質外延材料,將芯片制備時間縮短4/5,器件發光亮度提高30%以上;廣州晶科公司首創基于硅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大功率倒裝焊LED集成芯片,通過重組封裝技術路線為下游企業降低光源成本30%—50%。以核心技術為依托,廣州晶科、南海旭瑞、東莞中鎵等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外延芯片項目相繼投產,將從源頭上降低生產成本,為LED照明產品的大規模應用提供科技支撐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