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海外市場變動影響國內上市光伏企業業績

時間:2011-11-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而國內的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了供需失衡。“受到光伏產品熱銷的鼓舞,去年下半年很多企業拼命擴大產能,這些產能正好在今年釋放,而又逢需求低迷。此外,一些國家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截至23日,在海外上市的國內光伏企業三季報已基本發布完畢,在光伏組件的平均售價遭遇重創的現狀下,企業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從幾家龍頭企業來看,尚德電力虧損最為嚴重,三季度凈虧損達1.164億美元,去年同期則盈利3310萬美元;賽維LDK第三季度虧損1.145億美元,毛利潤為-17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其毛利潤曾一度為1.5億美元;中電光伏也同樣沒有逃脫虧損的命運,三季度公司凈虧損額為3130萬美元,毛利潤為-1990萬美元,毛利率為-13.7%;此外,天合光能也報出了第三季度虧損3150萬美元的業績。目前,僅有晶科能源利潤為正,該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收為2.79億美元,凈利潤為1070萬美元,但該數字相比去年同期也有73.8%的大幅下挫。

  事實上,面對海外市場變動的壓力,國內上市的光伏企業業績也不盡如人意。從之前公布的三季報來看,統計24家中國光伏發電概念股披露的三季報,業績同比下滑八家,環比下滑的則多達16家,約占已披露家數的七成。

  大企業三季度財報多數報虧的同時,中小企業的生產情況更為慘淡。據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調查顯示,我國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已經停產,30%大幅減產,10%至20%小副減產或努力維持,并已開始不同程度裁員。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高宏玲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下半年以來,企業生產經營急劇惡化,部分企業減產、停產甚至倒閉,產業發展形勢嚴峻。我國中部某省十余家多晶硅企業中僅有一兩家企業仍在維持生產,其他已停產,裁員人數多達2000人。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也指出,整個光伏產業有500多家企業,當前全產業鏈上1/3的中小企業產能利用率都在20%至30%之間,可以說是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現在中小企業還維持20%至30%的產能利用率,還是增加庫存的一種做法,絕大多數企業不是說有這樣的市場需求,而是想留住一部分骨干員工,防止更多員工流失,所以才沒有全部停產。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經濟震蕩、歐債危機惡化下的市場萎縮和這兩年大躍進式發展造成的產能過剩是光伏產業進入寒冬期的重要原因。

  高宏玲認為,光伏組件的價格暴跌是上市企業的三季度業績普遍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進口多晶硅10月份單月價格下降27%,組件價格下降20%.而追根究底,價格的急速下跌還是需求萎縮導致。

  “目前價格差不多比成本還低了1/3,而下游企業都抱著買漲不買跌的心態,等著更便宜的,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這樣更加劇了價格的下跌。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業部總經理李紅波介紹說。

  據了解,去年國外市場占到我國整個光伏產業市場的93%以上,今年雖然有所下降,但也在80%以上。如此高的依賴度使得國外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立馬影響到國內的光伏企業。

  “我們主要依靠海外業務,但是目前海外業務減少了1/3,這對公司影響較大。李紅波告訴記者。他同時指出,國內大的光伏企業關鍵是資金緊張,因為銀行政策收緊,貸款很難。

  上海市太陽能學會理事長崔容強也表示,國內光伏產品特別是下游組件一般都銷往國外,今年國外需求比較低迷,歐洲等國家削減補貼,嚴重影響到下游電站運營商的投資回報率。據介紹,光伏裝機總量去年占全球近66.5%的德國、意大利和捷克上半年開始調整補貼方案,紛紛下調補貼3%以上。

  而國內的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了供需失衡。“受到光伏產品熱銷的鼓舞,去年下半年很多企業拼命擴大產能,這些產能正好在今年釋放,而又逢需求低迷。此外,一些國家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幾者疊加之下就造成了供需的進一步失衡。打價格戰、庫存比較多這些表現就全都出來了。李勝茂稱。

  據高宏玲粗略估計,各地方“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打造千億元光伏產業的就有20多個,產值可達2萬億。而201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也才45GW,全球產值也就在2千億元。

  不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主任趙玉文預計到明年下半年,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好轉,光伏產業會逐漸恢復,當前是一個很好的產業調整期。

  “光伏產業的這個寒冬期可能會凍死很大一部分企業,凍死的過程也是整合的過程,未來行業的門檻會越來越高。行業離復蘇還比較遠,走出寒冬期還要較長時期。李勝茂表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