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集團專網事業部副總經理羅勇一行前往華電新能源江蘇東臺二期20mwp光伏發電項目現場,與業主單位中國華電集團江蘇新能源分公司、承建單位國電南自進行電纜施工技術交底,本工程建設所需20多種規格的中高壓控制電纜、直流電纜全部選用了中天科技的產品,其耐鹽堿腐蝕、防水性能優異。
江蘇東臺光伏發電項目地處東臺市弶港沿海灘涂、風電場間的荒地,由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與無錫尚德合資建設,總體規劃60mwp,總投資15億元,二期20mwp于2011年7月份開工建設,預計年內建成后,可提供清潔電力約3376萬kwh/年,減少燃煤量1.5萬噸/年,減少大量污染物排放,可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綠色能源,促進低碳環保型經濟發展。
近年來,受石油價格上漲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特別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件引發了部分國家對核電前景的擔憂,使可再生能源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業規模逐漸擴大。
太陽能是一種完全零排放的安全清潔可再生資源,太陽能利用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熱發電,太陽能光伏電池(簡稱光伏電池)用于把太陽的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世界各國正在研究的太陽電池主要有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陽電池。太陽能熱發電已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試驗運行,近年來并網光伏發電的發展速度加快,已經達到商業運行要求。
全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年日照小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年太陽輻射總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屬于太陽能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北、山東、遼寧、吉林、云南、廣東、福建、海南等地區的太陽輻射能量較大,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區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可以選擇荒漠、戈壁、荒灘等空閑土地,建設較大規模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和太陽能熱發電電站。
我國光伏發電的發展水平遠落后于德國、西班牙、日本等發達國家,是我國新能源發電產業的“短板”,2010年,世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4000萬千瓦,我國光伏裝機容量為89萬千瓦,其中并網容量24萬千瓦,僅占全球光伏發電裝機總量的2.3%。“十二五”是我國光伏發電發展的關鍵時期。
中天科技集團憑借自身產品產業鏈的優勢,積極投身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建設;在新能源場內和送出線路上,中天科技的電力電纜、控制電纜、直埋或架空特種光纜、導(地)線等產品,一應俱全,在山地風電、荒漠平原風電、沿海潮間帶等風電建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海底電纜、海底光電復合纜及海底光纜等產品,滿足了大規模海上風電建設的需要,受到廣大新能源投資企業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