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太陽能要避免步風電后塵

時間:2011-10-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歷經5年風馳電掣般快速發展,中國風電產業在2010年底風電裝機總容量達4473.3萬千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歷經5年風馳電掣般快速發展,中國風電產業在2010年底風電裝機總容量達4473.3萬千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與此同時,風機著火、大規模風電機組脫網、棄風現象嚴重等一系列問題開始集中爆發。很多業內專家建議,風電行業應該理智一些,適時進行“中場休息”。

  太陽能作為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清潔能源,接力風電也是眾望所歸。那么風電的發展對于太陽能有何借鑒意義呢?這不得不談到風電和太陽能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其一,缺乏核心技術和自有知識產權。中國風機技術大多是從國外買來的,很多國內風電廠商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風機設備或者通過購買圖紙拼裝風機;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多晶硅和單晶硅的提純技術,一直壟斷在日本、德國等國外廠商手中。

  其二,發電不穩定、電網建設滯后,并網困難。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都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受氣候影響較大、可調度性低。在大規模接入后會對電網安全運行產生較大影響。另外,我國能源分布西多東少而電網布局東強西弱的現狀,決定了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輸送只能是長距離、大容量輸送,然而配套的電網建設和規劃滯后,大量電力無法并入電網,造成能源浪費。

  其三,發電成本高,太陽能發電裝置一次性投入大,太陽能電池所需的原料多晶硅絕大部分尚需依賴進口,據有關專家測算,多晶硅的成本約占整個太陽能發電系統成本的70%,導致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居高不下。

  結合太陽能自身特點,太陽能的健康發展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第一,要提高太陽能行業的準入門檻,加強太陽能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將太陽能產品制造企業、工程安裝企業的服務、質量、年度檢測設施等項目列入到太陽能行業從業資質認證范圍。對一些技術落后、缺乏產品質量認證、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要拒之門外。

  第二,建立太陽能發電預測系統,對太陽能發電量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發電量超過預測,馬上進行調峰。另外,應加強電網建設,只有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才能實現可再生能源的集約化開發、遠距離輸送和高效利用,實現各類資源并網接入標準化和電網運行控制智能化。

  第三,加強太陽能核心技術的研發,政府加大對太陽能產業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加強對高效電池、新型薄膜電池和聚光光伏電池的研發力度,搶占產業高端;另一方面加大對多晶硅和單晶硅提純的核心技術及關鍵設備和原輔料開發的研發支持,抬高產業配套的國產化水平。

  第四,走太陽能產業多元化發展路徑。由于光熱的成本較低,裝機容量越大、度電成本越低,更容易實現規模化。因此可將光伏和光熱應用于不同領域,協同發展,如光伏應用于小型、分布式、一家一戶式的發電;光熱用于大型發電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