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是指通過采取合理的建筑設計和選用符合節能要求的墻體材料、屋面隔熱材料、門窗、空調等措施,以提高電能利用效率,減少建筑能耗(包括采暖、空調、通風、熱水、炊事、照明、家用電器、電梯和建筑有關設備等方面能耗)。目前中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終端總能耗27.6%;據建設部估算,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調等)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5%,加上建材生產能耗,建筑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35%-40%。
近年來,中國一直強調節能減排。國家也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頒布實施了相關規范及措施。但作為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場,目前中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30%,是今后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雖然在1996年就頒布實施了新建建筑必須節能50%的強制性設計標準,但如今達到此目標遠遠低于預期。
此前,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的通知》中,也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目標。同時財政部、發改委此前還印發了《關于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決定于“十二五”期間,在北京、深圳、重慶、杭州、長沙、貴陽、吉林和新余等8個城市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并加大對這些城市的財政支持力度,其中也包括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推動既有居住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的內容。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也曾表示,中國建筑節能的市場規模非常大,而且由于建筑節能涉及范圍越來越廣泛,2020年前,中國用于節能建筑項目的投資將至少達到1.5萬億元。
許多業內專家表示,政策不斷利好,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意味著“十二五”期間節能服務產業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期。“綠色節能建筑行動方案”的出臺,也就意味著,節能建筑萬億市場的開啟,節能建筑概念股或將迎來爆發期。
建筑節能概念股主要包括建筑墻體保溫材料上市公司、節能建材上市公司、建筑節能系統上市公司、節能環保幕墻上市公司、智能建筑電氣設備上市公司、智能建筑工程承包上市公司。這些建筑節能上市公司共同構成了建筑節能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