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3個月前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機械密封泄漏著火事件才剛剛平息,大亞灣再度出現居民連夜 “逃離”現象,部分居民甚至表示要重新考慮居住地。原因為中海油惠州煉廠因檢修排放了大量怪味氣體。
“異味事件”8日始
8日晚間起,惠州當地西子論壇不斷有網友詢問,大亞灣地區出現的異味來自何處?當晚8點左右,便有居民向區環保局反映,空氣中彌漫著惡臭味。
多位居民表示,吸入異味空氣后,身體感到不適,出現頭暈、胸悶、肺疼、惡心等癥狀。
據了解,8日當晚就有大亞灣居民“逃離”住所,去惠州其他地區暫避。
異味來源正是3個月前發生爆炸事故的中海油惠州煉廠,當時大亞灣當地居民就有連夜撤離住所的經歷。
中海油10月4日~11月8日進行裝置換劑檢修,初步判斷異味主要來自中海煉油公司裝置停工檢修吹掃后少量殘留物料通過放空閥蒸塔產生的油氣。當晚風速靜止、微風狀態,污染物不易擴散,處于下風向的澳頭和淡水地區在該時段可聞到異味。
截至昨日(10月10日),依然可以聞到淡淡的異味。
次日早上才回應質疑
中海油惠州煉油分公司9日上午首先發出檢修情況通報并表示歉意稱,按照既定計劃,惠州煉油分公司于10月4日開始進行全廠換劑檢修。此次檢修是惠州煉廠的一項正常安排。按照裝置換劑周期的要求,煉廠已經到達更換催化劑的時間節點。換劑檢修期間,將對加氫、重整、制氫等裝置進行催化劑再生更換。整個檢修時間需37天。
當前,煉廠正在對塔器進行蒸汽吹掃。蒸汽吹掃是煉油化工行業停工檢修的正常步驟之一,吹掃過程中產生的絕大多數氣體通過火炬系統焚燒,生成二氧化碳、水進行無害化排放,但仍有極少量重油經蒸汽吹掃后揮發至空氣中產生油氣異味。空氣中較低的油氣濃度對人體是無害的。
隨著吹掃的持續進行,重油揮發將逐步減少,大氣異味逐步減輕,預計在未來3天內消除。惠州煉廠對換劑檢修制定了周密的實施方案,各項措施扎實周全,確保檢修過程安全環保。
“逃離”大亞灣
3個月前的7月11日凌晨,位于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的中海石油煉化有限公司運行三部400單元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機械密封泄漏著火。當地居民連夜“逃離”大亞灣,石化區大道被堵塞。
此次“異味事件”并未出現居民大面積“逃離”現象,僅有部分居民出于身體安全考慮撤離大亞灣住所。然而,有部分居民向記者表示,需要重新考慮居住地。
資料顯示,大亞灣是瀕臨南海,與深圳接壤,黃金海岸線52公里,海水清澈,被譽為“海上小桂林”,其漁家風情游是廣東省生態游七條熱線之一。
相比深圳動輒數萬元的高房價,大亞灣地區幾千元的低價房也成為了深圳人的一大置業選擇。
然而,當地居民對大亞灣地區的空氣質量越來越沒有信心。
當地居民對“異味事件”還有其他看法,有居民表示“這樣的氣味時時發生,并不是一次兩次。據石化區周圍的農民講,石化區的高煙囪經常深夜排放白色煙霧,特別刺鼻;周六、周日一朵朵籠罩在石化區上空的‘蘑菇云’久久不能散去。”
惠州市環境保護局空氣質量日報顯示,大亞灣地區10月4日、5日的空氣質量污染指數在30左右,質量狀況達到優等水平,截至10月10日,污染指數逐步上升到81,遠高于惠州其他地區,同期惠州市區平均污染指數為65。
據了解,中海油惠州煉廠1200萬噸的加工能力只是第一期,正在運作的第二期,以及陸續運作的第三期、第四期,加工能力將擴大到4000萬噸。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今年曾表示,中海油愿與惠州共建“世界級石化新城”。
為什么不能事先通報情況?
事情基本搞清楚了,異味也在9日凌晨時段慢慢消散,到上班時已經基本無影響了。但記者采訪時市民反映最大的不是異味了,而是有關各方的工作態度。“不要每次出問題了事后才供布,要求石化每次檢修或出問題都要提前及第一時間供布信息給群眾。這樣可以給市民做好提前工作。”“被發現引起這么廣泛的轟動才來作解釋?我們都吸了一個晚上了!聞到都肺疼,你給我介紹是啥成分引起的異味,為啥事先補告知公布廢氣成分,有沒有害,我們自己判斷,實在不會的還喲百度。”
中海惠州煉油全廠大修計劃從10月4日全面開始,11月10日結束。這將是惠州煉油投產以來的首次換劑檢修。其間,惠州煉油將對加氫、重整、制氫等裝置進行催化劑再生更換,同時實施節能、環保、產品質量升級等一系列技術改造以及隱患整改、壓力容器和管道定期檢測等工作,進一步提升煉廠“安穩長滿優”運行水平。惠州煉油專門成立了停工換劑檢修指揮部,對檢修方案進行了多次討論和現場核實,通過數次修改,將大檢修計劃編制成冊。但是,就是沒有如何應對環境變化的宣傳與當地群眾溝通的相關措施。
本文為中國傳動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