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經過10年努力,煙臺市各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工業水污染物排放量較2000年下降了55%。
“十一五”以來,煙臺市結合《半島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的實施,先后對400多個重點水污染源實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累計取締關閉了85家印染、粉絲和軟骨素生產企業;完成了4家骨干造紙企業的麥草制漿生產線關停工作,到2009年,麥草制漿生產線徹底退出煙臺歷史舞臺。
煙臺地形特點為南山北海,南高北低,相比內陸平原地區,入海河流多、流程短,河流一旦受到污染,如不及時處置,將在很短時間內污染海洋。因此,我市陸源污染物防治壓力較大。“十一五”以前,煙臺市造紙、印染、粉絲、軟骨素等行業水污染物排放量占到全市工業污染物排放量60%以上,結構性污染非常突出。對此,煙臺市堅持流域區域污染防治與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優化工業結構相結合,逐步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強化工業深度治理,經過10年努力,全市各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工業水污染物排放量較2000年下降了55%。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
十二五規劃:物聯網產業向民企敞開大門?
“十二五”期間,國家不會指定大型企業進入物聯網產業進行產業推動,而是將細分領域的具體應用項目進行公示,鼓勵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和研究機構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