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末,一些重卡經銷商有點“hold”不住了。北京幾家重卡經銷商先后打出單車降價1~3萬元不等的宣傳橫幅,新疆也有幾位重卡經銷商明確告訴記者,今年1~8月銷量同比降幅在40%左右,目前“只求賣車,不求利潤”。更有甚者,有的經銷商表示,去年的庫存車到今年8月底還沒賣完。
種種跡象表明,往年“金九銀十”的黃金銷售期,今年很不靈光。
銷售進入關鍵時期
據某重卡企業天津大區經理介紹,第三季度末,是沖銷量的黃金期,經歷了上半年的鋪墊,從九月初開始,重卡企業進入沖銷量完成年度銷售任務的關鍵時期。雖然往年也存在降價爭奪市場的情況,但沒有今年的價格競爭這么慘烈。“30萬元左右的車型,我們已經‘割肉’賣到27萬元,但其他品牌同配置的車型降到26.1萬元。這么大的降幅,在往年還真不多見,我們難以接受,為此損失了好幾個大訂單。有的車型,廠家促銷加上經銷商降價,降幅甚至達到15%,而往年最多讓利7%~8%,銷量小的品牌一般讓利4%~5%。”他說。
據了解,今年的價格戰異常激烈,主要原因是市場銷量同比大幅下滑。據了解,今年以來,重卡銷量已連續數月負增長。
一家重卡企業市場部經理對記者說:“深圳、上海、天津等幾大口岸對重型牽引車的需求萎縮很厲害,經銷商想盡辦法也賣不動。”陜汽上海經銷商孫正祥對此表示贊同。此外,由于房地產、高鐵等建設項目開工不足,自卸車和混凝土攪拌車的銷量大幅下滑。
“比往年難熬的是,今年不是單一車型市場不好,而是牽引、自卸、混凝土攪拌車等車型的銷量均全面下滑。”山西一位紅巖經銷商說:“目前,除一些前來保養車輛的用戶外,少有消費者到4S店來看車。和去年車水馬龍的景象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主打車型屈尊降價
今年低迷的市場行情對重卡企業來說是個很大考驗,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重卡企業對于價格戰比較敏感,不愿公開承認降價促銷,發布車型降價消息的企業也不多。實際上,在這場價格戰中,為了讓銷量數字不至于太難看,企業已悄悄推出了降價措施。
“往年,我們要平衡利潤,對上市時間不太長的主打車型不降價,今年是盡最大可能在市場上取得價格優勢。前一段時間,廠家出臺單車銷售增加返利1.2%的政策。我們也接二連三地搞各種形式的產品推介,為吸引客戶,經常搞點小返利的活動。”上述某重卡企業天津大區經理表示。
此外,有經銷商告訴記者,過去動靜比較大的降價促銷,一般對賣不動的老車型才甩貨,今年則是所有車型大面積加入價格戰,比如旗艦車型中國重汽豪濼、解放J6、陜汽F3000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最多的降價6.25萬元。“這些當家車型,產品生命周期至少在4年以上,以前搞降價促銷通常不會波及這類車型,但今年也顧不了那么多了。”這位經銷商說。
買斷車成“燙手山芋”
今年多數重卡企業和經銷商沒有料到市場行情如此低迷,很多經銷商被市場的悶棍打得措手不及。“今年不少廠家增加了經銷商,一個區域好幾家經銷商賣同一品牌的車。內部競爭使經銷商不敢掉以輕心。”河南一位重卡經銷商表示。
今年7月1日,交通運輸部實施《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各地開展“百日治超”等活動,不少省、市對超載超限現象加大了懲罰力度,經銷商手里買斷的車成了“燙手山芋”。
“今年年初開了二級店面,一次性買斷了很多車,準備大干一場,但誤判了市場行情,造成庫存量過大。各地加大對超載超限車輛的檢查,新疆治超載是從裝貨抓起,如果煤礦主裝車超載,發現后立即給予懲罰性巨額罰款。
此舉對重卡市場需求帶來很大影響,輕量化車型開始走俏,但之前買斷的車,基本是符合當時市場需求的重皮車,無法滿足當下治超背景下的用戶需求。目前,重皮車銷售舉步維艱,我手里還有140余輛,一輛車30萬元左右,占用資金4000多萬元,只能降價拋售。我們現在不能放過每一個潛在的客戶,不再強調單車利潤,只要能賣出車就好。”新疆某重卡經銷商無奈地說:“今年賣車肯定要賠錢,但只要來年有商機,我們賠錢也賣。實在不行,會考慮進一步降價。”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第四季度的到來,經銷商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降價甩賣會很普遍,價格競爭可能會更加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