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由于空氣污染嚴重,部分國家及地區的空氣中所含懸浮微粒超過標準值15倍,以致全球每年死于空氣污染者達200余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數據顯示,PM10微粒為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微粒,能滲入肺部及血液循環,引發心臟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WHO明確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其中PM10的年平均值須合乎每年20微克/立方米,但某些城市的PM10已達到300微克/立方米,以致每年平均有200余萬人因空氣污染致死。許多城市區域的空氣中所含懸浮微粒日益增加,發電廠和機車等排放的氣體,是空氣中懸浮微粒含量增加的主因。
WHO針對空氣質量展開的調查,涵蓋全球91個國家約1100座城市,包括各國首都以及人口超過10萬以上的城市。
WHO公共衛生和環境司司長尼拉博士表示,廢氣煙塵、工廠煙霧或發電廠燒煤而產生的煤煙,往往使城市空氣變得污濁。許多國家沒有空氣質量規制,即使有的話,各國標準和執行情況也大不同。
尼拉博士說,如果可對環境進行適當監測和管理,罹患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及肺癌的人數將能夠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