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1日起,中國將提高節能汽車補貼門檻,百公里平均油耗從6.9升降低到6.3升,補貼標準仍維持每輛3000元(人民幣,下同)不變。
為了鼓勵發展節能汽車,促進節能減排,自2010年6月1日起,中國官方對購買節能汽車的消費者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這一政策將執行到本月月底。
中國財政部9月16日說,截至2011年8月底,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補貼資金107億元,支持推廣節能汽車357萬輛。據測算,這300多萬輛節能汽車直接拉動消費近3000億元,可實現年節油101萬噸,產品壽命期內節油1700萬噸左右,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一年多來,中國節能汽車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官方數據顯示,納入節能汽車推廣目錄的車型從2010年6月到2011年8月共生產433萬輛,占1.6升及以下乘用車產量的比例為53%。今年8月份,節能汽車單月生產量達到65.8萬臺,占1.6升及以下乘用車產量的67%。
在財政政策激勵下,中國自主品牌企業加大了節能汽車的研發投入,占據了該市場的半壁江山。財政部說,截至目前,列入政府推廣目錄的自主品牌車型有252個,占節能車型的比例達到59%;自主品牌節能汽車總推廣量達到130萬輛,占節能汽車總推廣量的36.5%。
為繼續推動油耗水平的降低,官方決定建立節能汽車推廣動態調整機制,根據行業技術進步、油耗標準推進等情況,對補貼政策進行動態調整。據透露,眼下中國新生產的1.6升及以下乘用車達到6.9升/百公里油耗標準的比例已超過六成。
業內人士稱,門檻的提高意味著一批車企將不能再享受財政補貼,但這也將激勵企業進一步加大節能技術研發投入,促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