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溫州動車事故 真的是“雷擊”惹的禍?

時間:2011-09-1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7.23”溫州動車事故的調查書面報告已完成,待國務院審批后將公布;安徽專家參與關鍵環節調查。調查組報告已經遞交至國務院,“雷擊破壞設備”的說法再次得到證實。

“7.23”溫州動車事故的調查書面報告已完成,待國務院審批后將公布;安徽專家參與關鍵環節調查。調查組報告已經遞交至國務院,“雷擊破壞設備”的說法再次得到證實,同時管理問題也被確認,車站值班人員、電務等都有責任。

7.23動車事故救援圖

7.23動車事故救援圖

58個車站還在使用同類信號設備

“雷擊破壞了設備,列控設備的板出了問題,被擊穿了。”相關人士表示,自然災害的因素是造成此次災難的重要因素。當天的天氣也很特殊,7分鐘有100多次雷擊,在溫州當地也屬罕見?!皼]有這么大雷擊的話設備是可以用的,現在有50多個車站都還在用。”

公開報道顯示,7月28日于溫州召開的“7 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首次全體會議上,鐵道部副部長彭開宙曾表示,全國鐵路和溫州南站使用同類信號設備的共有58個車站、18個中基站。

遭遇雷擊發生故障的信號設備,經歷了調查組的模擬試驗。但雷擊損壞設備并不會直接導致列車追尾。西南交大交通運輸學院院長彭其淵告訴本報記者,此類設備都遵循“故障導向安全”原則,“(設備受到)損害的話,應該是要導向停車的,任何故障情況下都應該是如此。”

在“7 23”事故中,這一原則卻未能起作用。

管理責任難逃

鐵路系統還是存在管理問題的,車站值班員、電務都有責任,應該把車停下來修,但卻是邊修邊開,還沒來得及修好就出問題了。

8月25日,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接受媒體專訪時,曾明確指出了溫州南站電務的責任。“信號系統當時有問題,沒有正常顯示。但溫州南站電務值班人員未按有關規定及時匯報,未進行故障處理,沒能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p>

這一表態引來了該電務段員工的強烈反彈。他們發表公開信稱,“未進行故障處理”與事實不符,當時電務值班人員正根據車務登記的2個軌道電路區段故障進行故障處理。而“未按規定進行及時匯報”是職責混淆,此外“當時上海鐵路局全路調控圖也沒發現故障信號,屏幕沒有顯示故障”也有失公正。

黃毅8月22日曾表示,將在認定事故性質、原因之后再加以確認這次事故的直接責任、間接責任、領導責任。目前,官方尚未公開責任認定和劃分。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追蹤:調查書面報告已完成

待國務院審批后將公布;安徽專家參與關鍵環節調查

7月28日,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國務院調查組第一次會議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王德學表示,調查組要在9月15日之前形成書面調查報告,爭取在9月中旬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昨天是形成書面報告的最后期限,記者電話聯系了正在外地出差的調查組專家組成員、合肥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魏臻,據他透露,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調查書面報告已經起草完畢,上交了國務院,正在等待審批。如果不出意外,本月或有說法。

調查報告已提交國務院審批

7月23日晚,甬溫線永嘉站至溫州南站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導致4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事故發生后,國務院組成事故調查組進駐溫州實地調查,作為調查組專家組成員,魏臻從8月初就在溫州參與事故的調查。

昨天,記者撥通魏臻電話時,他已離開溫州多日,剛從合肥趕往外地出差。“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的書面調查報告什么時候公布?。俊?/p>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已經把溫州動車事故的書面調查報告起草完,提交給了國務院,正等待國務院的審批?!?/p>

“什么時候能夠公布?能說說調查的內容嗎?”

“國務院審批后,就會向公眾公布,應該快了吧?!彪娫捘穷^的魏臻很謹慎,不愿意說出調查內容和結果。

安徽專家參與關鍵環節調查

早在8月中下旬,國務院調查組就已初步完成了事故的技術報告以及事故直接原因的專家組報告。國家安監局的新聞發言人黃毅曾表示,通過初步的分析發現,事故既暴露出信號系統設計上的缺陷,從而導致雷擊造成的故障問題,同時也反映出故障發生之后,應急處置不力以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據了解,魏臻的研究方向為礦井移動目標監測與控制技術和企業準軌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管控一體化技術。在教育部安全關鍵工業測控技術研究中心,魏臻也是團隊的一員,研究制動、信號燈等影響安全的關鍵部位;此外一旦出了故障,系統如何應急、如何保證整個系統安全運行也是他的研究內容之一。國務院調查組選擇魏臻也是看中了他在機車制動和信號燈等方面的才華,吸納他進專家組,有助動車事故中關鍵環節的調查。

事故調查報告目前不會公布

昨天,記者曾多次追問魏臻有關事故調查結果公布的時間,他只是表示一切要等國務院審批后決定。之前,據媒體報道,技術組相關調查已結束,管理組、綜合組以及專家組的相關意見也已上報國務院。溫州動車事故調查專家組組長、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專家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調查組尚在緊張進行中,近期將召開有關會議,最終報告將由調查組公布。本次會議將對事故調查做出總結,周孝信還表示,15日調查報告不會公布,有關此次會議的具體內容不便告知。

本文為中國傳動網-佐児獨家新聞,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